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第八课 (2)科技改变世界

2023-03-25 12:0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第八课 (2)科技改变世界》,欢迎阅读!
道德与法,改变,年级,小学,世界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课题: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科技改变世界 科目:品德与社会 提供者: 赵昱靖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涉及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中的科技改变世界一目,是在对上节课学习科学发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基础上,通过介绍三次工业革命以及相关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影响,揭示科学发明与应用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进一步体会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

六、教学过程

教学对象: 六年级学生

单位: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

课时:2课时

教师活动

1.请同学们结合课前预习查阅的资料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交通工具的变迁历史。

学生活动

结合自己课前预习及搜集的相关资料,体会交通工具的发展变迁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查阅资料的形式,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导入新课,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当讲授,及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三次工业革命及其相关成果,了解科技发明与应用是如何推动社

会发展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及科学家的相关故事中体会科学精神和科学

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养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自身的生活体验,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有直观的了解,但他们的

认识不够深入和系统。

2. 学生求知欲日益增强,渴望了解外边的世界,对几次工业革命有了大致的了解,六年级学生能抓

住主要矛盾,找出事物的关键所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3.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实物体验的深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对问题已经有了自

己的见解,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讨论问题的寻找理由大多来自自己的生活感受,缺乏更大范围的论证能力。

3.全班同学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交流一次工业革命,并介绍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和影响。教师相机进行补充,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代替手工;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取代蒸汽,进入以电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器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产生更加重要的作用。

4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例,结合蒸汽时代之前的衣食住行说说蒸汽机使用之后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变化,进而进一步说明科学发明对人类社会有重要影响。

学生说说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己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感受到的变化,小组进行交流。教师通过视频直观展示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的影响进行补充。

4.通过关于爱迪生发明电灯、瓦特和蒸汽机的故事材料,与同学进行分享,并提问学生从中获得的启发。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改善我们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科学技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

学生结合事例及自身实际体会科学精神。



学生结合所学以及自己的切身体验,讨论交流,更加充分的认识到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每一小组关于教师提问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资料从三

2.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梳理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紧接着提问要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

时点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交流有利于其深入思考,科学技术发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引出接下来的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对社会的作用。

通过对三次工业革命分层次分角度进行梳理,学生更好的理解工业革命动力的转换,步的作用。

个主要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技发明和创新对社会文明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充分利用情景教学,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关的情境材料结合起来。做到既落实知识,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升华。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学生讨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谈对合作和探究反思精神。

活动策略:将教学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通过设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对相关材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重在知识感悟与情感体验相结合,视频能够通过直观生动有冲击力的方式表达教材内容,引发学生情感共鸣。2)通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加强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体验。

学生从故事中体会科学探索的精神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 / 2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自主探究,

5组织学生交流分享查阅的我国几年来取得科学成就,并分享其背后的故事,说说自己的体会。

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课堂上交流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我国取得的重大成果。

可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分析,学生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说说科技发展又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烦恼

通过对本课知识的梳理和总

学生自主总结本课主要内

结,使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究精神。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方面教师要树立全程的评价观,评价应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教-学过程

转变为对教-学-评价过程,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据此分析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采用面向教学的评价方式,针对学生的回答可请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小组成员的分析问题能力,而且可以丰富评价形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八、板书设计

科技改变世界

蒸汽时代 电力时代 信息时代





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勇于发现 不断探索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8eba697c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