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邕+行路难

2022-04-26 15:1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上李邕+行路难》,欢迎阅读!
李邕,行路

上李邕

上:呈上。 摇:由下而上的大旋风。假令:假使,即使。簸却:激起。 沧溟:大海。 恒:常常。 殊调:见解与众不同。余:我。大言:言谈自命不凡。宣父:即孔子。 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此指李邕。

本诗是一首 五言律诗。(体裁) 诗中李白将自己比作神鸟大鹏。从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李白借圣人 孔子(谁)讽刺李邕对自己的轻慢,表达自己的不满,诗句是“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诗句的含义是: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

行路难

斗十千:形容酒美价高。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美味的食物。 直:通,价值。投箸:丢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忽复:忽然又。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岔路。安:哪里。 会:当。 济:渡。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诗人因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宏大理想抱负的阻碍,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停杯投箸,拔剑四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并非实景描写,诗人用冰塞川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中暗含两个人物:姜太公吕尚和伊


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诗中“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诗人的感叹。他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 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只管云帆济沧海。”突出表现了诗人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9db57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f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