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

2024-01-15 22:3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欢迎阅读!
知识点,上册,单元,整理,年级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第八单元知识点

易错词

扶老携幼 头插茱萸 辛亥革命 受罪 缠足 临时 残害 兴高采烈 登高远眺 既然 幼小 废除 陋习 疼痛

1《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篇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它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后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前两句写自己思念家人,后两句推想家人也在思念自己,表达了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是每当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一个“倍”字,真切地道出了诗人思乡情浓。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

2《孙中山破陋习》

课文写孙中山小时候目睹他姐姐被强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表现出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破”是废除的意思。“陋习”指的不合理、不文明的风俗和习惯。课文中的“陋习”指缠足。以前生活中还有男尊女卑,女子不能上学等陋习。

孙中山废除缠足陋习的原因是它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让她们受尽了肉体和心灵的痛苦。

3《练习8

激励人们要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的成语:

学海无涯 书山有路 九牛一毛 沧海一粟 孜孜以求 全力以赴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学无止境 笨鸟先飞 人一己百 勤能补拙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囊萤继日 闻鸡起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梅花》生动地描写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里独自开放的情景,赞扬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坚强品质。

-----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梅花(宋 王安石) 墨梅(元 王冕) 墙角数枝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凌寒独自开。 朵朵花开淡墨痕。 遥知不是雪, 不要人夸颜色好, 为有暗香来。 只留清气满乾坤。

5、古诗积累

渭城区(唐 王维) 相思(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红豆生南国, 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来发几枝。 劝君更尽一杯酒, 愿君多采撷,xié) 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物最相思。

6“思乡”诗句: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请假条格式

1)第一行居中写“请假条”三个字; 2)第二行开头顶格写“某老师”加上冒号; 3)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4“此致”另起一行空两格,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标上感叹号; 5)右下角写上请假人称谓和姓名,再写上日期。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bb8a39ee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