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归纳知识点整理

2022-03-21 18:2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归纳知识点整理》,欢迎阅读!
知识点,上册,归纳,整理,年级

三年级上册数学归纳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60 1=60 半时=30 30=半时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 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m)做单位。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9、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 1分米=100毫米

10、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1000千克 1千克=1000

11.书包重5千克,大象重4吨,卡车载重3吨。鸡蛋重20克,苹果重50克。 小明高150厘米,一支钢笔长1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分米,教室高3米。

12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或是用断尺来测量物品,就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

第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 加数 + 加数 = 另一个加数 = 加数 5、减法公式:被减数 - 减数 = + 减数 = 被减数

被减数 = + 减数 被减数—差 = 减数

61口算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还可以这样计算:先算30+40=70 再算5+8=13,最后算70+13=93.

2),。,。口算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或先算72-30=42再算42+2=44 7、问题中出现大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 是用估算。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方法:一个数×倍数= 结果 如: 96倍是多少? 6=54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如:364的几倍? 36÷4=9

3、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倍数=这个数 如:已知一个数的5倍数是35,求这个数? 35÷5=7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可用因数中的0前面的数和这个一位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如:500×6可以看成5×6=30再在30的后面添两个0,所以500×6=3000

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把接近整十、整百、的两位数或者三位数看作是整十、整百、的数,再与这个一位数相乘估算出近似数。如37×2可以把37看成40,40×2=80因此37×280.估算时注意近似数一定要用约等于。 3、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4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数。 5、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同样的物体,平均分的越少,每份反而多。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每份反而越小。 分数中间的横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是分母。上面的数是分子。 2、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1减几分之几时,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来计算。

4、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5、在身份证编码中,第十七位代码表示性别:单数男性,双数女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e70aeea417866fb94a8e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