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十诫的文化内涵

2023-02-15 04:0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摩西十诫的文化内涵》,欢迎阅读!
摩西,文化内涵

“摩西十诫”的文化内涵

郭连法

2013-1-9 11:11:30 来源:《中国宗教》2011年第10

“摩西十诫”是圣经中的重要篇章,其着重于行为规范训导的故事,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在世俗社会中世代传承,西方文明中的伦理道德,或多或少都受到其有形无形的教育与启示。



“摩西十诫”作为最早的宗教律法之一,体现的是上帝与人类的“约法”。这是上下约法,是单方面的约定。虽然契约讲求对等原则,但它却是西方律法之所由然,因为它包含了人类早期法律中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后世西方契约性社会结构中最深远的文化基础之一。“摩西十诫”经历了从旧约到新约再到世俗化的演变过程,深深影响了西方文明中的社会法律、社会道德伦理。

“摩西十诫”不是通过一部分人为另一部分人立法,而是通过上帝与人订立契约的方式来体现,这就赋予法律以神圣性和相互责任上的关联性,具有不仅是“他律”,同时也是“自律”的内涵,这也成为一种世俗社会的道德戒律。这一道德戒律在《申命记》中被再次重申,并和其他申命契约书一道载于律法书中,存放在约柜里。圣经中说,为使人类不忘自己与上帝的契约,增强遵守律法的自觉性,契约书每隔7年必须从约柜中拿出,在人们面前重新宣读一次,强调了对法律的内心的虔诚和守法的自觉。

西方的律法是按基督教神学的诫命、典章和律例这三部分内容组成的。“摩西十诫”是律法的基本内容,典章和律例是根据十条诫命发展出来的。典章是为了维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也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律例是维持人与神的正常关系的定规,关乎人如何活在神的面前,包括如何维持自己生活在圣洁里,如何将神的性情表达出来。这三个内容组合成律法,蕴含了“遵守法律与契约,如同内心的虔诚”这样一种含义。事实上,“摩西十诫”一直是西方公民社会运行规则的基础。西方社会里许多矛盾的协调以及整个社会文明的演进,都有这个思想的烙印。基督宗教作为人的“心灵安慰和支撑”的理念始终延续下来,对促进西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得到了世俗社会的普遍认同。

“契约”是圣经文化中的重要思想,这种契约因出于至高无上者的单方面诫命而具有律法的性质,“摩西十诫”中的约法条款也被视为是一种道德规定。在


十诫中,除前3条强调对上帝的信仰外,其余7条都是有关世俗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如“要孝敬父母”、“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等。可以说,“摩西十诫”将人世间的道德、伦理与法律基于一体,并启示后世的经籍契约,它既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法律规范。

“契约”蕴涵着双方基于合议而达成的权利与义务平等这一人类永恒的理念,具有确立平等、实现自由、维护权利、保障安全、平衡利害、敦化道德、规范秩序等意义。契约祈求的这种公正或正义原则,是以西方初民们的“自然状态”为依凭而提出的一种理念。这里所说的“自然状态”,是指人的趋利避害和自保自利的自然本性。这种利己和自私的本性所带来的必然是尔虞我诈、相互残害的社会现实状态。为免除人人自危、防范自保,通过“契约”结成相安稳定的社会并进而形成国家。

康德曾说,人类文明是由“恶”推动的。康德所说的“恶”,就是指追求功利和由此导致的竞争、排他等行为。如果没有这种由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对立所引发的竞争,就不会有生存的危机感,就不会迸发出求生存的冲动,就不会产生创造发明的灵感,就不会有文明的阶段性进步。但是,“恶”如果不加以限制而任其膨胀的话,必将导致人人自危,结果是整个文明的坍塌和社会的大倒退。此对人性中“恶”的动机以及其他缺陷,需要借法制来加以防范。同时,人性中又有着向善的倾向,能够用道德来予以教化。所以,法制与道德、他律与自律同为规范人的行为的手段,在内容上有交叉和重合的方面,在形式上也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历史嬗变过程。



(作者郭连法,工作单位为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78b16ba417866fb84a8e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