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游记

2022-07-22 03:3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成都游记》,欢迎阅读!
成都,游记

成都游记

都说“百闻不如一见”,终于去了回成都了。刚到成都时,感受最深得就是天气比武汉舒服极了,即使成都的夏天气温不低,但比起武汉的湿热,成都这就是天堂了。

由于是下午才到的成都,所以只能在市内逛逛了。当地人推荐我们先去宽窄巷子。它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宽巷子呈现的是老成都最真实、最市井的民间生活。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它构成了老成都的“闲生活”而窄巷子则是老成都的“慢生活”写照,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有很多有特色的咖啡馆,西餐厅等。最喜欢一个叫偶尔的酒吧,喜欢这个名字。偶尔走神,偶尔发呆,偶尔在别处,偶尔在梦......井巷子则是代表成都的新生活,井巷子最有特色的就是法式小洋楼,来成为了教堂。在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院子,还有着欧式的建筑,别样的异国感觉。逛着逛着就到了晚上,她的夜景更美。

第二天我们就来到了武侯祠,还挺壮观的,游客们络绎不绝。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这两句诗,指的就是坐落在成都南部的武侯祠--为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而修造的祠堂。它始建于西晋 末,明初时被毁,现在此殿宇是清康熙十一年重新修建的,武侯祠布局严整,庄严肃穆,精美的建筑。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 分为“汉昭烈庙”(即刘备殿),后一部分才是“武侯祠”

穿过刘备殿,沿级而下,就来到诸葛亮殿。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贴金泥塑坐像。诸葛亮在中,他头戴纶巾、手持羽扇,神态庄严。右侧是其子诸 瞻,左侧为其孙诸葛尚。他们祖孙三代均为蜀汉政权做出了卓越贡献,诸葛亮一生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治水利、兴农业,操劳成疾,病逝五丈原。诸葛亮那种为国家统一而献身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敬仰。殿前楹联上写着“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留误后来沉蜀要深思”。高度概括了诸葛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政治方法,也高度赞扬了他宽阔的胸襟。殿对面的照壁上镶嵌着木刻的民族英雄岳飞亲手抄录的《出师表》。表达了岳飞对这位伟人的崇敬之情。

前厅楹联“三欧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洛老臣心”赞扬了诸葛亮对蜀国的忠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则抒发了人们对他未竟之志深为惋惜的感情。

一走进武侯祠大门,只见甬道两旁古树参天,郁郁苍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幽深之感。沿着甬道往前走,左边是一只巨龟驮着的明碑,右边是被称为“三绝”的唐碑。碑高约4米,宽约一米,碑文至今清晰可见。继续向前拾级而上,就来到一片地势开阔的庭院,这是整个祠堂的中心。 庭院正中是刘备殿。大殿雄伟高大,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辉煌。斗角飞檐,雕梁画栋,使大殿气势非凡,大殿的中央供奉着刘备的塑 像。这位蜀汉君王面目慈祥,眉宇间显露出王者的尊严。两侧偏殿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的塑像,栩栩如生。大殿南两侧为文臣、武将塑像廊。28座泥塑个 色彩鲜明。文臣凝神静思,正在思考如何辅佐刘备平定天下;武将神采飞扬,大有疆场上叱咤风云的气概。在廊中驻足或徜徉,当年蜀汉百官上朝的情景便会浮 在眼前。走出武侯祠,回首眺望,红墙金瓦掩映在松柏之间。虽然在临街的大门上高悬的是“汉昭烈庙”,但所有的人都称这里是“武侯祠”。可见,人民对


历史人 物的评价,是有自己的尺度的。

武侯祠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已有1780余年的历史。武侯祠的房子像城隍庙的房子,里面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塑像。而且还有刘备诸葛亮的坟墓。我们还看到了非常有名的诸葛亮写的“出师表”这是诸葛亮向刘备写的“谏言”妈妈说:“谏言”就是诸葛亮写给皇帝刘备的建议书。虽然我还看不懂, 但我以后,一定会学到的。每年的春节,武侯祠会引来八方宾客,人们祈祷来年幸福、安康,这里也成了成都独特的名俗文化的宝地。

都江堰是我国着名的水利工程,位于成都的岷江上,是秦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当我们到达时,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的都江堰另有一番美景,江面上水雾蒙蒙, 就像一位披着纱巾的少女。一进大门,沿着石板路往里走,路的两边立着各个时期修建、维护都江堰的功臣的雕像,有李冰、李二郎、诸葛......这个工程,既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要,又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洪 灾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创举。

第三天我们看了乐山大佛。古人的睿智在大佛上体现的淋淋尽致,站在大船上,观看大佛,带给了我不小的震撼。佛的雄伟与高大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一想到古代的人们用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这座流传万世的佛像,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也不见得是件容易的事时,我就不禁感慨。况且它不仅是座单纯的佛像,还有着周密、科学的排水系统以至不被淹没。大佛雕凿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起初是海通和尚为治江水镇住水妖的,现实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的安详也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那安详、凝重镇住了一切。

之后还爬了青城山,由于汶川地震,有些地方还在修葺中。虽然我没有爬到顶峰,不能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但在山中的空气还真是清新,累是累,感觉却是神清气爽,看着郁郁葱葱的树,坐在亭中静静感受鸟儿的啼叫,感觉人生足矣啊。接着还去了杜甫草堂,终于看到了大诗人杜甫的旧居了,我们这代人对于杜甫大都怀有特殊的情结,还是有不少感慨的,回忆起了不少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就是成都的美景。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正是写的是这的草堂,昔日背书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现在终于看见了实物,感觉很不一样。“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豪迈,仿佛我看见了。对于杜甫的出生或终老之地,大多数人也许并不清楚,然而这“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草堂,却是令人向往的“诗圣”居栖之地。一代大诗人的安身立命之处,竟是如此简陋而淳朴。唯其如此,草堂才能长存民间、情系桑梓、永驻青史。而多少华堂豪宫在当时是多么的风光张扬,而后却在历史的烟雨中泯灭。

当然也爬了峨眉山,登上顶峰的那一刻,我才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天空、云、海、树林混为一体,竟是那么的美丽。还时不时有云雾飘过,仿佛身处仙境。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在山上住上一晚,看第二天的日出。

在成都旅游的那几天,让我依依不舍的不仅仅是那的美景,还有那的美食。那的麻辣烫真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好吃,还有担担面,夫妻肺片,甜不辣等各种小吃都难以让我忘怀。还有就是成都的麻辣让我回味无穷,我很喜欢吃那种味道,真正叫地道。如果让我再去一次,我就穿梭各个小巷去寻找地道小吃,一定还要再好好欣赏成都的美味小吃。有了这次经验,再去其他地方旅游的时候,我一定要对游玩的景点做好足够的准备,尤其是风景古迹之类的,那样逛的时候才不会


漫无目的的闲逛,而是仔细欣赏。当然还要搜寻各种地道的小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7b359f51e79b89680226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