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筷子

2022-04-03 20:04: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闲话筷子》,欢迎阅读!
闲话,筷子

闲话筷子



筷子,是我国祖先发明的夹取食物的用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称筷子为“箸”直到宋代,才有了筷子这一名称。据陆容《菽园杂记》说,因民间舟行忌说“住”故将与“住”同音的“箸”改称为“快子”,意为行舟入飞。又因为那时大多数“快子”是用竹子制成,于是便在“快”字上添个“竹”字头,谐音为“筷”。这就是“筷子”一名的来历。

筷子的发明至少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商朝。以前人们用手抓取食物,但滚烫的饭菜使人们不能再抓下去了,于是折取草茎木棍来佐助,久之,便练出了使用筷子的技术。

筷子最初是竹木兼有,后来出现了陶、瓷、铜、铁筷子,还有官宦之家盛行的金、银、象牙、犀牛角筷子。明清之际的官宦之家盛行乌木镶银筷子,人们将其作为席上防毒的自卫工具。《红楼梦》第40回写王熙凤给刘姥姥一双乌木镶银筷子,介绍到:“菜里要有毒,这银筷子下去了就试得出来。”

初来中国的西方人,往往以自己能如中国人那样灵巧地使用筷子为荣。受中国文化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都以筷子为餐具。据专家考证,早在唐朝以前,筷子就传入这些国家了,如今在日本,每年84日还举办“筷子节”。

现代科学认为,用筷子时牵动的肌肉和关节要比西方人用刀叉时多一倍,而用筷子称得上是一项“健身运动”。正因为这种缘故,目前世界上使用筷子的人越来越多,筷子已成为千家万户的必备餐具。

筷子与环保息息相关。过去的人,一生也许都用不了几双筷子,但不知从何时起,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文明”之风在全国各地迅速刮起,使我们的消耗超出了祖先的几百甚至几千倍。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理应抵制使用一次性筷子。据悉,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其中,600万箱出口到日本、韩国。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却不用自己国土上的森林生产筷子,而且还用后回收用于造纸等。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日本的1/4,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毁树容易植树难”我们再也不能仅仅为了生活的便利而将有用的资源变成地球难以承载的无用的垃圾,使用永久性筷子才是先祖们千百年来倡导的美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863dd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