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2023-03-11 10:0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欢迎阅读!
汉字,汉语,关系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是个很大、很复杂的问题 ,本文大题小作,简要的谈谈看法。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 ,汉语的书面语工具 ,汉字和汉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先有汉语 ,后有汉字。汉字是在汉语基础上独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自源文字① ,具有自己的独特文字体系。汉字的独特性 ,集中表现在造字法或写词法上。综合古今汉字说 ,汉字是按照造字法设计的一套表意、表意兼表音的结构复杂的形体符号记录汉语的语素 (或词 ) ,字是独立的音节符号、语素符号 ,在书面上 ,字是读音单位 ,也是书写单位 ,不实行词的连写。汉字的古老形态 ,殷商时代 (1 60 0~前 1 0 46)的甲骨文、周代 ( 1 0 46~前 2 2 1 )的金文 ,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 ,汉字的这种独特文字体系基本确立。在由古代汉字演变和发展为现代汉字过程中 ,有两次大的飞跃或创新 ,一次是造字法 ,一次是字体 ,汉字的性质和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形声字的兴起并发展为汉字的主体。东汉大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的六书理论 ,按清·戴震四体二用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 ,转注、假借属用字问题。在造字法中 ,形声是一种创新的、最富生命力和能产性的造字法。形声意 (意符 ) (声符 )并用 ,给象形字加上了专门标音的符号 ,不但突破了象形、指事、会意造字上的种种局限 ,而且使汉字从纯表意的文字转化为表意兼表音的意音文字。这是重大的飞跃。形声字的发展异常迅猛 ,据清·王筠统计 《说文解字》,93 53字中 ,形声字占 82 % (7697 )在南宋·《通志》 2 42 3 5字中 ,形声字占 89% (2 1 81 0 )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说 ,“国文字在近古期以后 ,几乎完全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现代汉字的主体 ,在世界文字类型中属混合型的意音文字或表意性音节文字。隶书、楷书的兴起改变了汉字的面貌。汉字的形体 ,经过了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演变为隶书、楷书的由繁趋简的过程。隶书起于 ,通行于两汉。隶书破坏了六书的传统格局 ,脱离了象形形态 ,在构形上笔画化了。这是一个重大的飞跃。楷书又称今隶真书” ,由隶书演变而来 ,构形趋于固定 ,有严整的笔画系统。从汉末起 ,楷书成为通行字体 ,是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改变了汉字的面貌 ,大大提高了汉字的书写效率。随着汉字的创建 ,出现了汉语书面语。据考证 ,殷代的甲骨文 ,每片甲或骨上的卜辞一般只有几十字。周代的金文———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已经长达数百字 ,如《大盂鼎》2 91 ,《毛公鼎》497 ,在那个时代 ,可谓洋洋大块文章了。在汉语发展史上出现了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书面语 ,从总体上说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 ,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二汉字造字法实质是写词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目的都在写词。在写词上 ,汉字是利用汉字、音节和语素三位一体的文字符号去记录语素 (或词 ) ,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 ,同时代表一个语素 (或词 ,专门用于记联绵语素的字除外 )。这种三位一体的格局是汉字和汉语结合的基础 ,异常稳定。古往今来 ,汉语发生过许多重大变化 ,这个格局始终不变。汉字世代相传 ,服务于汉语 ,服务于社会 ,经久不衰 ,这个格局的稳定是个重要的原因。汉字、音节和语素三位一体” ,不但是汉字和汉语结合的基础 ,而且反映了汉语的结构特征 ,顺应了汉语的发展趋势。汉语是有声调语言 ,声调是汉语音节结构要素。汉字一字一形 ,面目各异。在表意上 ,汉字离不开字形和声调 ,声调是区分意义的重要手段。例如 : k劋n(看望、观看 )———k仭n(管、看守 )ji(真假、假冒伪劣 )———ji(休假 )k嵀ng(天空 )———k惏ng(置、空闲 )pi劋o(漂亮 )———pi??漂白 )m(磨石、磨刀 )———m(石磨、电磨 )h嵀ng(乱哄哄 )———h彲ng(哄骗 )———h惏ng(起哄 )汉字作为独立的音节符号、语素符号 ,充分反映了汉语语音结构的特征。汉语词汇的发展是不断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转化的过程。三位一体的汉字反映汉语素的单音节性 ,顺应了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发展趋势。在古代汉语———特别是在先秦的语言里 ,字的界限 ,语素的界限 ,几乎就是词的界限。古人没有语素的概念 ,把语素和词看做了一个东西。先秦以后———特别是唐代以来 ,双音节词越来越多。现举先秦和唐的两段文字 ,以见一斑。 | |狙公 | ,| | ,| | | | ,| | | | | ;| | | | | | |心。 | | |家口 ,| | |


| ,|俄而 | |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怒。 | | | :| | | | | | ,| | ?| | | | | |喜。(战国《列子·黄帝》)荔枝 | |巴、| |间。树形 |团团 | |帷盖。 | | | ;| | | ,| | ;| | | ,| |熟。 | | | ,| | |枇杷 ,| | | | ,| | | | ,| |莹白 | | | ,|浆液 | | | | |酪。 |大略 | | ,|其实 | |之。(·白居易《荔枝图说》节选 ) 引文 86字。单音节词 78 , 96% ;双音节词 3 , 0 0 4%狙公” ,严格说是词组。引文 63字。单音节词 43 , 81 % ;双音节词 1 0 , 1 9%《荔枝图说》这段文字译为现代白话文 ,其中许多单音节都转化为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荔枝 |生长 | |巴州、|峡州 |一带。 | |形状 |团团 | | |一顶 |绸伞。 |叶子 | |桂树 ,|冬天 | |绿 ;|花儿 | |橘树 ,|春天 |开放 ;|果实 | |朱砂 ,|夏天 |成熟。 |果簇儿 | |葡萄 ,|果核儿 | |枇杷 ,|果壳子 | |红色 |绉绸 ,|薄膜 | |紫色 |绢纱 ,|果肉 |光滑 |洁白 | | | | ,|果汁 | || | | |蜜酒 | |奶酪。 |大体 | | |那些 ,|其实 | | | | |它们。②汉字是独立的音节符号、语素符号 ,在构词上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产性 ,因而 ,在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适应性 ,促进了双音节化的进程。在现代汉语词汇中 ,双音节合成词占绝对优势 ,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主体。有人说 ,汉语是单音节语” ,从语素上说是正确的 ,从词的语言结构总体上说是错误的、荒谬的。三汉语书面语的形成和发展 ,促进了汉语的发展。早在甲骨文、金文时代 ,汉字就开始应用于文献记录 ,就有了文辞简略的书面语。所以 , 甲骨文金文被称为卜辞文字铭文文言文和白话文是汉语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两种对立的书面语。书面语的基础是口语。文言文形成于先秦汉语口语 ,从先秦到 2 0世纪初叶的五四运动 ,世代相袭 ,居于统治地位。文言文开始接近口语 ,后因日益脱离口语而僵化。早期的白话文从唐开始 ,经宋元两代 ,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 ,唐变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大都用这种白话写作。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以后 ,白话文占据了统治地位。现代白话文是在宋元白话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四白话。书面语源于口语而高于口语 ,是经过文字加工、提炼的语言形式 ,比之口语精确、严密 ,更具条理性。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 ,汉语书面语是集中体现。纵观汉语发展史 ,汉语书面语对于汉语的统一、规范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 ,但方言分歧很大。据文献记载 ,早在春秋、战国时 ,就存在共同语和方言对立的概念。《荀子·荣辱》里有君子安雅 的话 ,《论语·述而》里说孔子有时说方言 ,有时讲雅言 ,“子所雅言 ,《诗》《书》 ,执礼 ,皆雅言也。 秦汉时代有以关中方言 (秦语 )为基础的通语 。西汉扬雄经过调查研究编写了方言词典———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汉字是一种稳定的音节符号、 语素 (或词 )的符号 ,在书面语里具有超方言的性质 ,通行于不同的方言地域 ,那里的许多人 ,既说方言 ,又懂汉语书面语 ,在一定程度上 ,汉语书面语控制了方言的继续分化。现在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 ,汉语正朝着高度统一的方向发展。汉语书面语是汉语规范化的基础。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1 955 1 0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因势利导 ,确立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为现代汉语规范的语言形式 ,完全符合汉语的实际 ,充分反映了汉语的历史发展趋势。普通话是汉语的规范语言形式 ,实际上就是汉语的标准语。语言文字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 ,汉语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获得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在社 ,@广!024001$赤峰教育学院中文系

@张晓$赤峰师专中文系①按文字的发生学分类,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9a905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