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道佛三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构成的意义

2022-05-30 09:15: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儒道佛三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构成的意义》,欢迎阅读!
人格,三家,儒道,当代,构成



论儒道佛三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构成的意义

摘要:君子、真人和菩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它们对 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格的构成至今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君子人格可以使大学生在人格构成上具 有关怀他人、重情守信、文质彬彬等品格;真人人格可以使大学生在人格构成上具有宽容、 豁达等品格;菩萨人格可以使大学生在人格构成上具有智慧、悲悯、愿望、意志等品格。



关键词:理想人格;君子;真人;菩萨;大学生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因且结构完整的思想体 ,其在人格修养上分别有君子、真人和菩萨的目标,数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多重人格, 本上讲均是受此三家思想影响的结果。实际上,和对历史上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形成的影响一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构成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教育,包括对大学生的德育,就其基本方面来讲是成功, 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它目前仍然存在 着某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就是,我们在才、德问题上偏重了才的培 ,而于德的一面则重视得还不够,在才的培养上又受工具理性的影响而偏重了其功利 和应用性的一面。再者,尽管我们也耗费了极大的力气来进行德育,但我们的德育却因流于 相对 空泛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的价值观的教育而使其成效不能令人满意。对于以上不足, 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关于理想人格的定位能够对我们起到一定程度的补救的作用。



一、儒家理想人格及其对大学生人格构成的意义

《资治通鉴》上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 之小人”[1]。就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的定位可见,儒家是以德才结合为标准来定位人格的。 般说来,尽管儒家也认为通过修养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实际上圣人的层次对于人们来说 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就连孔子自己也认,“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2]47,孔子的圣人的地位是后人追封的。圣人的要求极难达到,小人或愚人的人 ,又是为人所不齿的,故对儒家来,其理想人格实际上是君子。传统 儒家典籍对君子的描述是很多的,本文仅从《论语》入手,来考察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子关于君子内涵的原始定位。《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就君子的内涵做出的诠释之处总 86,形成了其全面系统的关于君子的理论。



首先,《论语》认为,君子的本质是仁。君子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是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 典范,而对君子的思想和行为的第一要求便是”,故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 ”,而其的要义则是。关于以上的内,学而》篇有曰: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5《里仁》篇里,孔子也说: “君子去仁, 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bb527e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