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意象论文

2022-09-20 05:1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意象论文》,欢迎阅读!
古诗词,意象,论文



抓住意象 品味诗词的内涵

----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淮安市流均镇初级中学 梁吉芹

【摘要】古诗词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但现在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教学中基本只注重名句的背诵,达不到《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从意象入手,对学生进行鉴赏古诗词能力的培养。了解了意象的含义及其在古诗词中的作用,就能使学生学会赏析古诗词,品味诗词的内涵。

【关键词 古诗词 意象 鉴赏

古诗词是整个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在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家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只要是古诗词,教者就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划出名句来应付考试,以致学生根本不懂怎样去鉴赏古诗词。我认为,作为老师不能为了迎合考试的需要,在古诗词教学时只对学生提出背诵、默写的要求,因为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学习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79年级)”,要达到这个要求,仅靠背诵是不行的。我们在教学中仍然要引导学生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初步鉴赏古诗词,只有这样的古诗词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那么引导学生学会初步鉴赏古诗词,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我认为是意象。然初中生对意象的认识较为模糊,但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适当的点拨,就一定能使学生了解意象在诗词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意象。“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意象一词,辞海是这样解释的:1、表象的一种。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像性表象。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亦称“审美意象”,是想像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显现。2、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所谓“意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也是意象,即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实际上古诗词作家也确实是通过成功创造一些意象群来含蓄抒情达意的。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许多物象,比如春华秋实、日月星辰等,本是无情无知的

1




客观物象,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符号化了的“客观物象”和“象征意蕴”的有机结合体。这些意象具有了特定意义。

下面我们先来探讨意象的基本分类和含义。

景观类: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如斜阳,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植物类:杨柳,芳草多含离别之情。如刘禹锡《竹枝词》中:“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又如《送别》一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行为类:凭栏,多为思恋他人、发泻心中忧闷之意。温庭筠《望江南》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吹奏笛、笙、箫等,多暗含离别之苦、想思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其言抒发其对家人思念之情。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学生通过对一些常见意象涵义的了解,对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就很容易理解,对古诗词的初步赏析就不成问题。当然,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思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

意象对于古诗词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们应怎样利用意象进行教学呢?现在我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例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中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时要想帮助学生了解游子悲凉凄苦的心境,就必须引导学生从意象进行感悟。这首小令的第一句中“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树是老的,藤是枯的,显得毫无生气,而傍晚时栖息树上的乌鸦却能引起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思归之念。次句“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恬静明丽的景物,似乎与上下句的景象截然异趣,其实不然。因为游子在荒郊野外见到如此安适的人家,只会更加勾起思乡的愁绪。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中的三个意象,“古道”充满了历史的苍凉与孤寂,“西风”即秋风,从来就是伤别之景,更是增添了悲凉的气氛,而旅途劳顿的“瘦马”使整个画面带有令人沮丧的感情色彩。末两句中的“夕阳” 也给人凄凉失落,苍茫沉郁的感觉。纵观这首小令,作者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十个意象不加任何修饰,创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学生能深入体会到天涯游子茕茕孑立的黯淡心绪。

再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上阙意象:秋、雁、边声、(号)角、嶂、长烟、落日、孤城。这些意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雄浑悲凉的塞外秋景图:大雁一群群向南飞去,秋色向晚,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牧马的悲鸣和瑟瑟的秋风声,此时,营中又响起了高亢悲壮的号角声。放眼望去,四面山峦环绕,连绵不断,天似穹庐,残阳似血,孤零零一座城城门紧闭。诗人笔下的西北边境的秋景,多么悲凉奇异。 下阕意象:浊酒、羌管、霜、白发、泪。作者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哪能消得了浓重的乡愁!在浓霜遍地的夜晚,随着悠悠羌笛之声,白发将军陷入了深沉的悲慨之中,由于思念家乡,久久未能入眠,流下了忧国思乡的热泪,这壮志难酬的悲痛和思念家乡的愁苦,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通过找出这些意象,让这些意象站出来倾诉它的含义,本文的要旨便不攻自破。

2




因此,在平时要引导学生从古诗词的意象入手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习、鉴赏诗词的能力。但是一首诗词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并不是一个两个意象就能传达的,而是通过一群意象的合力,才能准确无误而又凝练地把作者的主要意思传达出来。这一群意象的合力的作用,就是意境。如袁行霈先生所言“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漂浮在天上的白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万态。”。因此,在教学时不但要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蕴含的意象,还要进入诗文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诗情,真正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激励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并运用已有的对诗词的感知和生活经验结合对诗人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发挥想象,尽量走进作者的心中。只要找准意象,把握常见意象的涵义,进入诗词的意境中,就会在体悟中受到感染、得到升华,解读出古诗词应有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上编》第56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58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5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d6a409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