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雕塑艺术比较

2023-02-08 18:33: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东西方雕塑艺术比较》,欢迎阅读!
雕塑艺术,东西方,比较



东西方雕塑艺术比较

我们将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艺术世界——雕塑。雕塑就是一种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作品。

首先我们来看雕塑的物质基础。明显中国的雕塑材料要比西方的要丰富许多。中国人的雕刻对象有土、玉、石、木、铜,可见中国人对于各种自然材料都可以产生艺术化的创造,不分对象。但是明显西方的雕刻对象要单调一些,基本都是以石雕为主。看来在对这种材料的应用上中国人是要技高一筹的。但是,中国雕塑习惯吸收绘画上线条色彩的特点,在雕塑上进行绘色描线,也就让雕塑更接近二维绘画的艺术而缺少对三维空间的把握和展现。一特点我们之前在绘画中也可以看出来,中国在几何透视中没有西方人先进。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中国人对色彩的恰当应用,也让雕塑呈现出光彩绚丽的效果,更显华美,算是弥补了空间真实感不足的缺点。而相反,西方雕塑家则尽力排除绘画技巧的使用,他们不上色,直接由石头本身的肌理,加上立体的雕刻,让雕塑呈现出纵深感、立体感、真实感。石刻单纯的色调更加展现出古朴的艺术魅力。

那么不论是雕塑材料还是外表饰色,对于艺术创作来说都是肤浅的物质基础。中西方雕艺术的另一重要区别就是创作题材。中国古代雕塑的一个主要用途就是陵墓雕塑。像最为知名的秦始皇兵马俑。陵墓雕塑是中国传统思想厚葬的流行产物,是中国人对于礼教的推崇的产物。中国人相信灵魂不灭,于是那些统治阶级就妄想着去世后仍旧享受无上的权力和奢华的生活,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就成了陪葬品,寄托了一种贪恋的帝王梦,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终极物欲梦想。而且我们会观察到像秦始皇兵马俑这种陵墓雕塑群,气势宏大,给人神圣、庄严、崇高的敬畏感、威慑感。这也是中国在2000年封建王朝统治下一直强调的王权思想,一种天下归心的政治理念。不同于中国陵墓雕塑是为死人服务的艺术西方的雕塑则更多的为活人欣赏。而且不管是比较原始的古希腊雕塑、古罗马雕塑,还是后来中世纪雕塑、文艺复兴的艺术、巴洛克、洛可可风格雕塑、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等,西方的雕塑一直核心的主题就是人。不像中国陵墓雕塑群的群体性之美,西方的雕塑更侧重展现个体的美。从古希腊时代,就有“人,乃万物之尺度”,所以西方雕塑不管是单个的人像,还是组合的人像,他们一直就在肖像雕塑上狠下功夫。像这张古希腊人创作的《掷铁饼者》力量感、运动感、健美感,都带给人深深冲击。身体肌肉的收缩伸张,都如同一瞬间绝佳的捕捉,体现了那个时代对体育竞技的推崇,对于强大力量的推崇。而且像这种裸体的雕塑,在西方很常见,但在中国雕塑中却绝对找不到,因为西方欣赏这种健美、强壮、魁梧的身体美感,而中国人更愿意从更加含蓄婉转的角度来诠释。再比如这张古罗马时期的《奥古斯都像》。古罗马时期的雕塑主要都是皇帝,奥古斯都就是当时的一位伟大君主,从雕塑中也流露出他帝王的崇高气质和雄健刚毅的品格,极具英雄主义的传奇色彩。这座雕塑也体现出古罗马喜欢炫耀他们的丰功伟绩,崇尚征服,崇拜权威。这种对于强权力量的崇拜,对于英雄主义的崇拜,至今仍旧存在于西方文明之中。像这幅是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文艺复兴代表作,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对人体的赞美,也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正符合文艺复兴所宣扬的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提到雕塑,不论东西方,都不得不提和宗教的联系。中国虽然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但真正发扬光大的还是外来的佛教。而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教义,也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安抚民心的工具。中国对于佛教的宣扬的艺术手段最主要就是石窟造像。著名的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等,佛像宁静、洒脱、安详,寄托了人民的美好理想和向往。而西方


的基督教题材雕塑更多的体现在了建筑雕塑上,像哥特式教堂,最常见的雕刻对象就是圣母圣子。其实西方这种基督教雕塑最多出现在中世纪,也就是封建统治时期,所以和中国一样,封建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宗教来束缚子民的思想。

中西方雕塑的另一重要区别就体现在表现手法上。西方雕塑在空间掌握能力上很强大,能够巧妙地凭借光线和阴影就打造出形体的空间实在性,他们对于人体解剖学、透视几何学的学习运用在艺术创作中,使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真实感。像这幅古罗马时期创作的《卡拉卡拉像》,我们可以看到一张性格鲜明的脸:卷曲的头发,络腮胡须,脸庞棱角分明,眉头紧缩,双目多疑、暴躁而凶残。卡拉卡拉历史上就是一个暴君,而这座雕塑也准确传神地表现了出来,这种细腻写实的刻画,让人叹为观止。而中国则更多的地激发观赏者的联想、想象,有种虚实相生的感觉。比如这是霍去病陵墓里的一座雕塑《马踏匈奴》,要说栩栩如生的话,还真算不上,但就是用寓意的方式让我们轻松感受到了这位大将军如同这匹傲然屹立的战马一般击败匈奴,英姿尽显。这就是中国人机智的地方,用比喻等各种婉转含蓄的方式让你感受到作品的寓意,使作品具备视觉美感之余,又具有文学美感,更有咀嚼的味道。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雕塑是科学的空间构造方法,是模拟造型,而东方的雕塑是神似的意向造型。



无论是二维平面的绘画艺术还是三维立体的雕塑艺术归结起来,中西方的艺术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西方的艺术作品更具有科学、理性,而东方的艺术作品更加意象、感性。所以最后套用雨果对东西方艺术的评价:欧洲艺术是理想的,东方艺术是幻想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e95b14b4daa58da1114a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