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种社会研究方法

2022-05-08 00:2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四种社会研究方法》,欢迎阅读!
方法,社会,研究,谈四种

浅谈四种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简述

(一)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两个显着特征,一是使用结构式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一是在对大量个案作分类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由于资料的格式是统一的,将所有被调查到的个案资料汇总就能得到一些统计数字,因此统计调查得来的资料一般都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分析可描述调查样本的一般状况,也可以进行分类描述。在分类比较的基础上,研究者还可以探求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统计调查法可用于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也可用于探索性研究。这种方法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成为理论检验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

(二)实地研究。实地研究是不带假设直接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经验资料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实地研究得到的资料通常是无法统计汇总的文字资料,如观察、访问记录,除此之外同时还包括未形成文字的感性材料,如现场的体验和感性认识。实地研究与单纯的调查区别在于,它不仅仅是收集资料的活动,还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思维加工,从中概括出理性认识。实地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研究从观察开始,然后得出暂时性的结论。这种结论又知道研究者进一步观察,获取新的资料,再得出新的结论或完善原有的结论。实地研究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通常集中关注于某一个案,主要采用无结构的观察和访问来进行资料收集。

(三)实验。通过实验法收集到的资料与统计调查很相似,都可以分类汇总和统计。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统计调查是在自然环境中,而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观测或询问;(2)统计调查所得到的不同的变量值是调查对象本身固有的,而实验则是人为施加某种刺激,使调查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实验的设计方法很多,最典型的实验设计是将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观测他们在实验前后的变化。由实验法收集的数据资料是精确量度的,以便能反映出调查对象的细微差异。数据资料的分析主要使用统计方法。在社会研究中,实验法主要用于社会心理学和小群体的研究。

(四)文献研究。在社会研究中,文献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指在初步探索阶段需查阅文献,为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做准备,而且指在无法直接调查的情况下利用文献资料开展独立研究。文献研究的特点在于不直接与研究对象接触,不会产生由于这种接触


对研究对象的“干扰”,不会造成资料的“失真”,因此也称为间接研究或非接触性研究。文献分析主要有三种方式:(1)统计资料分析;(2)内容分析;(3)历史-比较分析。通常所说的文献研究大多指历史-比较分析这一方式。

二、研究方法讨论

(一)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

统计调查和实验法属于定量方法,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属于定性方法。

定量方法的优点在于,它的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逻辑推理比较严谨,因而更客观、更科学。定量方法还能大大推进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促进对对象之间普遍的因果关系的精确分析。但定量方法在社会研究中是有局限性的。首先,由于是对大量样本的少数特征做精确的计量,因而定量方法很难获得深入、广泛的信息,容易忽略深层的动机和具体的社会过程。其次,由于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难于控制,因此要确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非易事。研究的现象越复杂,统计分析或相关分析就越不可靠。此外,由于许多社会现象都是独特的,无法得出普遍的经验概括,因而也无法依赖数量分析。

定性方法在社会研究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直接观察,可以获得有关社会生活的有效知识。因为社会是由活生生的人和具体的社会活动组成的,对它必须根据社会成员的动机和主观意义来理解。但是定性方法也存在局限性。它的缺陷在于,定性分析是依据典型的或少量个案的资料得出结论,这种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此外,主观性的分析或结论缺乏客观地评价标准,无法对不同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

(二)资料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实地研究的资料的可靠性不如统计调查。实地研究依靠个人的感官,由于每个人观察问题的角度和眼光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很难保证实地调查资料的客观性。统计调查依靠结构化的问卷和表格,资料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程度较高,真实性也可以重复验证。

统计调查资料的有效性不如实地研究。统计调查大多只能通过一些表面化的指标来进行分析,而且会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收集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料上,很难有效地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属性,有效性不如实地研究。

实验资料的信度和效度较高,但实验结论的普遍化程度较低。实验法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观察和询问,它的“干扰”效应很大。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实验的标准化、精确化和可控程度更高,试验资料的信度和效度比统计调查和实地研究要高。


文献研究虽然不存在“干扰”问题,但对文献资料的信度和效度也必须要加以考虑。特别是对资料的来源和可靠程度要做出检查和判断。研究者在收集和筛选文献资料时往往会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社会研究有必要使用多种方法,并尽可能收集各种来源的资料。此外,在确定了研究方法之后,还要考虑到各种方法的缺陷和局限性,以及它们所收集到的资料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140505cd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