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寄东鲁二稚子》全诗翻译赏析

2022-09-27 07:1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寄东鲁二稚子》全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东鲁,稚子,全诗,李白,赏析

李白《寄东鲁二稚子》全诗翻译赏析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这两句是说,愿南风把我的归心带去,飞落到 酒楼前去看看我的儿女。这是想象出来的境界,传达了诗人思见儿女的急切心情,

生动逼真,感人至深。

吴地桑叶绿, 吴蚕已三眠。 我家奇东鲁, 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 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 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 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 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 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 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 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 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 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 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 因之汶阳川。



①酒楼:据《太平广记》卷二O—引《本事诗》记载,李白

曾在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市)构筑酒楼,邀知己宴饮。

东鲁:李白大约在开元二十四年从湖北安陆移家到东鲁兖州任城 二稚子:指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 译文

吴地的桑叶已经碧绿,吴地的蚕儿已经三眠。我的家室远寄东鲁,我家的田 地谁人劳

作?我欲春日耕种已经赶不上了, 能否乘船江行而返也心感茫然。南方 来风吹着我的思乡之心,飞堕在家乡的酒楼门前。楼的东边有一株桃树,枝条高 耸被青烟笼罩。这株桃树是我临行时所栽,一别至今已是三年。桃树如今与酒楼 一样高了,我出行在外仍未回返。我的娇女名叫平阳,手折花朵倚在桃树边盼我 回家。折下桃花不见父亲的面,眼泪哗哗如同泉水流淌。我的小儿名叫伯禽,已 经与姐姐一样高了。他俩并肩双行在桃树之下,谁能抚背怜爱他俩?想到这里心 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肠忧煎日甚一日。撕片素帛写下远别的心怀,借此我仿佛也 回到了汉阳之川。

赏析

《寄东鲁二稚子》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游览金陵(今南京)时因思念东鲁 兖州


(今山东济宁)家中的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而创作的诗篇。 此诗形同一封家 书,语言朴素,笔触细腻,由眼前景,遥及寄居东鲁的儿女,感情真挚,充满关 爱,抒发了浓烈而真切的儿女亲情。

这是一首情深意切的寄怀诗,诗人以生动真切的笔触,抒发了思念儿女的骨 肉深情。诗以景发端,在读者面前展示了“吴地桑叶绿, 吴蚕已三眠”的江南春 色,把自己所在的“吴地”(这里指南京)桑叶一片碧绿,春蚕快要结茧的情景, 描绘得清新如画。接着,即景生情,想到东鲁家中春天的农事,感到自己浪迹江 湖,茫无定止,那龟山北面的田园不知由谁来耕种。思念及此,不禁心急如焚, 焦虑万分。春耕的事已来不及料理,今后的归期尚茫然无定。诗人对离别了将近 三年的远在山东的家庭,田地,酒楼,桃树,儿女,等等一切,无不一往情深, 尤其是对自己的儿女更倾注了最深挚的感情。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他

想象到了自己一双小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 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 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时不知有谁来抚摩其背,爱怜他们。想到这里,又 不由得心烦意乱,肝肠忧煎。无奈之下,只能取出一块洁白的绢素,写上自己无 尽的怀念,寄给远在汶阳川(今山东泰安西南一带)的家人。诗篇洋溢着一个慈 父对儿女所特有的抚爱、思念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6ccabe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