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 传统节日

2022-04-03 07:0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识字2 传统节日》,欢迎阅读!
传统节日,识字

识字2 《传统节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传统节日》是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识字单元第二篇课文,针对识字单元,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国七大传统节日,以及每个节日的习俗,让孩子从中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本文结构形式相同,对仗工整,巧妙的告诉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二、说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识字阅读的重点,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会认字,会写本课会写字。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重难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难点为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学法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会的不教。

上课的前两天,下发本课的前置小研究,前一天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改正后再当堂解决孩子们的困惑,让学生交流分享收集到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教师要进行详细的讲解,针对课文中生字的认读记,进行多元识字,从而巩固识字。

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以生字和课外知识拓展为主。

1.音乐激趣法,学生都喜欢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有助学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学习法,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自主学习,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需要,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


各段的句式相似,再结合上下文,联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之后,让孩子们放手,自主合作学习。

本课的内容节日有和学生生活很贴近的,也有比较陌生不熟悉的,虽然篇幅比较短,但是课文背后,蕴藏了较深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自己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五、学习流程

课前三分钟,《弟子规》“信”篇。诵读(组长与全班对读) (一)、激趣导入

1、课本插图导入

2、指名读好课文题目,板书课题。 (二)、巧解题

1、课件出示(选取你最熟悉的传统节日进行交流与分享,可以参考你搜集到的文字或者图片资料)

2、教师相机补充: (三)、巧浏览

1、自由读课文、懂内容。

2、课件出示前置小研究的第二部分内容。 (四)、巧识字

本课生字我用( )方法来进行分类识记。如:结构法、平翘舌音法等。 (五)、探究(按顺序过节日)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乞巧节

六、巧拓展

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分享你搜集到的知识吧!

节日名称



节日习俗




七、说板书

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欢聚、吉祥、团圆 中秋节 重阳节

本课板书分为两部分,一是节日名称顺序排列;二是传统节日蕴含的意义。 八、说反思

(一)、教学设计上的特点:

1、以多元化识字方法来学习课文。

2、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个性展示。 3、抓课文节日习俗,交流分享说话表达。 (二)、教学设计中的困惑:

1、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时,教学中是否会出现课堂调控上的不足。

2、由于时间的关系,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是否会流于形式,展示时间不够充足是否过窄。

最后,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希望能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遗憾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76c98eaa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