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2-04-28 20:3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研究》,欢迎阅读!
培养,能力,数学,小学,计算

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计算类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而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可以通过哪些举措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引言

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他们计算能力的高低从某些方面而言也是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表面,更是学生数学基础能否打好的关键。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之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低段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基础数学知识的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而计算能力培养不仅是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以及生活造成了显著影响。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灵活利用教学内容来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下充分学习数学知识,锻炼自身的运算能力。不仅如此,这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学会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授《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即可在教学过程中以“看魔术”为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第一页情境图,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再提出如下问题:“一共变了多少朵花?四个鱼缸中一共有多少条鱼?”通过这一方式实现图文结合,同时还能有效借助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列式计算。这样,学生自然能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思考与探究,有效激发计算兴趣,为计算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口算教学,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教师在教学期间还要注重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这可谓是学生计算能力得以有效提升、计算速度得以提升的关键。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口算能力若能得到提升,学生今后计算速度自然也会明显提升。所以,教师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期间,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激发学生口算兴趣,让学生在口算训练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接下来将以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除法”这一课程为例,来阐释开展多元化教学的意义。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师要适当鼓舞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而不是仅局限于一个方面,可以适当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把除法口诀要时刻牢记在心,这样在口算的时候才能学以致用,在不同的算法之间可以灵活切换。当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要适当鼓舞他们,使学员养成深思的良好习惯。例如在上本课时邀请不同的同学把自己的算法写在黑板上,供全班讨论与参考。因此,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的改进需要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创新口算能力教学新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提升整个学习大环境的整体学习氛围,使得口算能力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三、计算练习的不懈坚持

本人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非常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打好基本功,将数学计算训练日常化。一是坚持趣味练习。教师可以结合上节课或者本堂课所学内容,利用课前几分钟做学习热身游戏。如计算接龙,教师根据每组学生的人数给出计算习题,如每组学生人数为8人,则出8道计算练习,每一组从第一个学生开始口算,用时最少、答对题最多的小组赢得游戏胜利,输了的小组则接受惩罚,如一起上台做下蹲或捡自己区域的垃圾等,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氛围。二是坚持日常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课后布置10道题左右的计算练习题,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任务,使其做到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出题考查,在习题的编制和解答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计算能力。三是同桌相互订正。发挥相互学习的积极心理学意义,让学生在互助互学中实现提


升。同桌之间相互检查对方的练习题计算答案,充分发挥了互学合作机制的教学作用,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日常化的数学计算练习中得到有效培养。

四、指引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作为日常教学常抓不放的一点。常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应该抱有“放长线,钓大鱼”的思想,不要急于求成,应该循序渐进。我们要适时提醒学生在比较大的计算量下学会打草稿,要消除浮躁、轻视的心态,养成耐心计算的良好习惯。随笔记下关键信息,以防记忆遗忘造成计算失误,同时也要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计算能力关乎学生数学运算素养,在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发挥着奠基性作用。计算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要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重视运算法则的理解运用,重视数学解题思维的发散,同时要从基础做起,从日常的计算练习抓起。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也是基于学生能力发展与素养提升的重要课题。抓好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算能力培养,任重而道远,应常教而常新。

参考文献

[1]吴亲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尝试[J].知识窗(教师),2019(12):80.

[2]刘国英.浅谈小学低段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2019(31):64.

[3]李祝梅.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0):12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ed4318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