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前赤壁赋》

2022-10-19 10:0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巩固练习--《前赤壁赋》》,欢迎阅读!
赤壁,巩固,练习

高中课内文言文巩固练习

(高二上)《前赤壁赋》

一、常识

1.《前赤壁赋》作者 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2. 本文是一篇 ,它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二、解释下列句中词语

1. 七月既望(既: 望: 2. 清风徐来(徐: 3. 水波不兴(兴: 4. 举酒属客(举: 5. 少焉(少焉:

6. 白露横江(横:

7. 纵一苇之所如(纵: 如: 8.

然:

23.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 者: 24. 方其破荆州(方: 破: 25. 下江陵(下:

26. 旌旗蔽空(旌旗: 27. 酾酒临江(酾酒: (临: 28. 横槊赋诗(横: 槊: 29. 固一世之雄也(固: 30. 而今安在哉(安:

3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樵: 渚: 32. 鹿

友:

9.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

冯: 御:

10.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 11. 于是饮酒乐甚(甚: 12. 击空明兮溯流光(溯: 13. 渺渺兮予怀(渺渺:

14. 倚歌而和之(倚: 和: 15. 不绝如缕(绝: 缕: 16. 舞幽壑之潜蛟(舞:

17. 泣孤舟之嫠妇(泣: 嫠妇: 18. 苏子愀然(愀然: 19. 正襟危坐(正: 危: 20. 何为其然也(何为: 21. 山川相缪(缪:

22. 郁乎苍苍(郁: 苍苍: 三、分析

33. 举匏樽以相属(樽: 属: 34. 哀吾生之须臾(须臾: 35. 挟飞仙以遨游(挟: 36. 知不可乎骤得(骤: 37. 逝者如斯(逝: 38. 盈虚者如彼(盈: (虚: 39. 苟非吾之所有(苟: 40. 用之不竭(竭: 41.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 42. 洗盏更酌( 酌: 43. 杯盘狼籍(藉: 44. 相与枕藉乎舟中(籍:

1内容概要:描写了 通过 式,表达

2艺术手法: 三者紧密结合:充满诗情画意又寄寓人生哲理;“以文为赋”:诗歌的情韵,散文的透辟;语言可感:形象优美,精譬恰当。

3运用了 等方法,描绘了洞箫声的 的特点,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 转化,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被文章感情的抑扬起伏吸引。


高中课内文言文巩固练习

(高二上)《前赤壁赋》(答案)

一、常识

1.《前赤壁赋》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2. 本文是一篇 ,它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二、解释下列句中词语

1.

2. 3. 4. 5. 6. 7. 8. 9.

七月既望(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清风徐来(徐:慢慢地) 水波不兴(兴:起)

举酒属客(举:拿) 属:“嘱”劝人饮酒) 少焉(少焉:不一会儿

白露横江(横:形容词作动词,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 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茫然:旷远的样子)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形容水势大) 冯:同“凭”,乘) 御:驾)

的地方)

24. 方其破荆州(方:当,正当) 破:形容词作

动词,攻占)

25. 下江陵(下:名词作动词,攻下)

26. 旌旗蔽空(旌旗:泛指旗子) 27. 酾酒临江(酾酒:斟酒 (临:面对) 28. 横槊赋诗(横:形容词作动词,横执) 槊:

长矛)

10.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离开)

11. 于是饮酒乐甚(甚:很)

12. 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逆流而上) 13. 渺渺兮予怀(渺渺:悠远的样子) 14.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同声相应,唱

和)

29. 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

30. 而今安在哉(安:哪里)

3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樵:砍柴)(渚:江

边)

32.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侣 友:以„„

为朋友)

33. 举匏樽以相属(樽:酒杯)(属:同“嘱”,劝

人饮酒)

15. 不绝如缕(绝:断) 缕:细丝)

16. 舞幽壑之潜蛟(舞:使„„起舞) 幽壑:深

渊)

17. 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哭泣) 嫠妇:寡

妇)

18. 苏子愀然(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19. 正襟危坐(正:使„„整理端正) 危:端正) 20. 何为其然也(何为:为什么) 21. 山川相缪(缪:缭,盘绕) 22. 郁乎苍苍(郁:草木茂盛) 苍苍:青翠色) 23.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被) 者:„„

三、分析

34. 哀吾生之须臾(须臾:片刻)

35. 挟飞仙以遨游(挟:携带,夹带) 36. 知不可乎骤得(骤:屡次,多次) 37. 逝者如斯(逝:往) 38. 盈虚者如彼(盈:满 (虚:缺) 39. 苟非吾之所有(苟:如果) 40. 用之不竭(竭:尽)

41.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用) 42. 洗盏更酌(更:再,又) 酌:斟酒喝) 43. 杯盘狼籍(藉:踩,践踏) 44. 相与枕藉乎舟中(籍:靠着 (乎:于)

1.内容概要: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通过主客问答方式,表达对于宇宙人生的见解。

2艺术手法:景、情、理三者紧密结合:充满诗情画意又寄寓人生哲理;“以文为赋”:诗歌的情韵,散文的透辟;语言可感:形象优美,精譬恰当。

3.运用了比喻、比拟、通感等方法,描绘了洞箫声的清幽悲凉、深婉凄绝的特点,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被文章感情的抑扬起伏吸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fdbb32ab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