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2022-07-24 22:4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欢迎阅读!
作文,教学方法,策略,有效,年级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作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怎样做好中低年段的衔接,写好作文呢?我认为: 一、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他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入手。 首先,在低年级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

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东西、事件出发,说说自己最熟悉、最喜爱什么?按顺序说出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或者动作、神态等等。可由一个同学先说,然后师生共同补充。再把这些语言用文字写下来。

如:《可爱的》这个题目,题材很广,可以写人、写物。农村学生对于鸡、狗、猪、牛、马等动物非常熟悉,就可写一种动物,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先说出所写动物的大小、外貌、颜色、用途、以及动作,神态。再让学生动手写,这样,就不会出现提起笔无从入手的情况了。

其次,在各种活动中掌握写作素材。平时,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搞一些小制作,或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然后,将自己做这些事的经过、遇到的苦难、解决办法等说出来,并写下来。这样,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寓观察、想象、表达于操作之中,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积累了素材,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如:《我学会了---》,让学生先动手,然后再进行动手写。我先让学生回家后认认真真地做一次家务劳动,第二天先让学生大家谈谈是怎样做的,有什么好的方法?然后,教室进行归纳总结。再让学生动手写。 二、从教材入手,拓展思维空间

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名家名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因此,教学这些课文时,特别是精读课文,要扎扎实实组织教学,善于引导学生依托教材,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写?通过熟读、抄录和精选佳段背诵,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语意的清晰,语法的规范,帮助学生了解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内在联系。如:教学《荷花》时,引导学生沥青作者描写的顺序,即:“闻—看—想”,从形状到颜色,从整体到局部,从而感受荷花色彩鲜丽、形态各异的特点。同时结合生活实


际,边读边想象,进入美妙的荷花世界,把自己当做一朵美丽的荷花。这时,就要插入写作知识:在记事、写景、状物时,要加上适当合理的想象,文章就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所表达的思想就更加鲜明、深刻。然后,进行拓展练习: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丽啊!你能不能按照这种写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呢? 三、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

学生写好作文后,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并注意分组时按写作能力高低搭配,然后,小组内将组员的作文先一个一个地进行大声朗读、修改。学生自己修改,可以发现明显的错误之处、简单的逻辑错误也可被发现。之后,学生把修改好的作文重新誊写在作文本上,教师再进行批改。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62b62b4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