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

2023-01-12 00: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夜书所见》,欢迎阅读!
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诗文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2 朗读、背诵诗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重难点、关键:

1. 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 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 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 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

(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

二、 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 理解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 2. 齐读题目。

3. 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4. 老师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

5. 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6. 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从整体入手,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 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 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那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

2. 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板书客情。)

3. 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 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的意思。(品)(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联想,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5. 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看图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鲜明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图文结合是第二学段阅读的重要途径。)

6. 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家乡、童年。)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也就是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7. 动客情就是全诗的中心句,文字中融进了诗人思乡之情,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想家乡愁的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68f6e3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