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永新《未来学校构想——走向学习中心》有感

2023-02-18 10:3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朱永新《未来学校构想——走向学习中心》有感》,欢迎阅读!
朱永新,学习中心,构想,有感,走向

读朱永新《未来学校构想——走向学习中心》有感



与时俱进,力求发展

——读朱某某《未来学校构想——走向学习中心》有感 高某某

寒假之余,我在家仔细研读了朱某某老师的《未来学校构想——走向学习中心》一书,该书通篇从超前的角度提出了对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学习的构想,朱老师不仅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实例,更结合了自己多年的教育感触,画出信息时代新纪元背景下的未来教育蓝图。

在此我也从自身角度出发,以一个躬身于一线教学的新手教师的角度,略陈拙见,由以下一些方面浅谈自己的感想收获。

本书中详细提出了未来学习中心的基本特征:时时可学、处处能学、能者为师、自主学习。从我的理解来讲,便是不限制时间(时间弹性、紧学生自身的合适时间)不限制地点(不必非在学校、而是随处科学不限制教师(能者为师、人机共教)、以学生为主,凭学生喜好自主选择自主判断的自发主动性学习。由此未来学习中心也体现出五个鲜明的构建原则:人性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计教育让孩子们学习对自身有用,适合自身的课程)自由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计教育让孩子们学习对自身有用,适合自身的课程)、多样化(学校合作,创办自己的特色课程,学生可跨校区甚至跨地区学习)、个性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终身化(传导终身学习的思想,学习的过程理应是贯穿人们一生的)

另外,应做到因材施教,中国自古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主张,这教育哲学反映的正是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问题。而公平与质量,便是教育的永恒命题。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理想化的教育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未来教育可能会是突破时空限制的泛在教育会是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发育差异的混龄教育会朝着以个性化学习为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框架的方向发展。这样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潜力,培养学习能力。 在能者为师、人机共教的章节中,我个人的思考比较多,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强大,前有阿尔法狗(AlphaGo)围棋


战胜世界冠军柯某某,后有机器人在看病、打官司方面的应用,不难想到,日后机器人教学会不会在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中普及?在成熟的机器人教师系统设想中,机器人教师可以24小时待命、不需要休息、不需要休假、可以靠传感器实时获得学生的状态信息、能根据学生的肤色变化和眼球运动捕捉学生状态、能读懂学生的语调和微妙变化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尽管机器人教师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但是教师职业由于其特殊性,一定不会被机器人取代,国古语有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师者教书育人。教师职业的神圣感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传授道理,为孩子们指引思想情感方向。教师在教授时通过感性共情进行的思想教育是机器所不具备的。所以未来机器无法取代教师,但是教师却可以利用机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意味着未来的教师会朝着使用现代化工具如臂使指的新型教师方向发展,会往更加看重“能者为师”的方向发展。

这几部分是我在读本书时,感触较深的一些部分。从朱某某老师的描绘中,未来的教育、未来的学习都是以信息科技发展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不限时空的理想化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无疑是非常新颖、非常理想化的。或许这种超前的教育方式距我们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是其以学生为中心的出发点,令我振聋发聩,受益匪浅。

在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们要转变教育方式,改进教学理念,抓出教学的细微之处,把以学生为主导的点置于各方面。另外时代是发展的,教学在发展,教师更在发展,我也更应该在平时多积累,多补足,多学习,力求自身的发展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d529ae7f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