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职称论文写作发表范文

2022-08-10 00:32: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医药职称论文写作发表范文》,欢迎阅读!
论文写作,职称,范文,发表,医药

医药职称论文写作发表范文



如何提升医药高职高专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讨论

1 影响医药高职高专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1.1 教材内容滞后,与专业课程衔接不够 医药高职高专化学课程是为专业服务的,现有的教材内容与专业衔接不够,没有体现出它作为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及对专业的作用。实际上我们的化学教材仍多考虑知识,而能力、应用则考虑较少,专业应用的针对性不强,满足不了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化学课让学生感觉到学了没用,对专业的学习没帮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化学教学质量。

1.2 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层次不一

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其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还有城镇的一般中学,其办学条件较差,高考化学课的设置为综合考试,一般都不够重视,还有的是文科生;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自“三校生”,即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相当薄弱,学生对理科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积极性也受到影响,给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1.3 化学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

高职高专化学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要培养应用性、技能性人才,要掌握实用性的化学基础理论。但是长期以来,化学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主。对于此方面,学校很重视,把课程改革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所以近几年在教学方法不断探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改革和完善化学教学的方式和教学手段。

1.4 化学教学的学时计划不足 高职高专教学重点类于学生对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考查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都把教学活动中的重点放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上,而公共基础课计划一般不多。如基础化学课大约60学时左右,远远达不到讲授内容实际需要的课时量。 2 对提高医药高专化学课程教学的理性思考

医药高职高专的基础化学课程,不能和一般普通高校的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赞同。它更强调要处理好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课和专业之间关系。它要求理论教学要适用,主要加强实验课程教学,以能够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不能只灌输于枯燥的知识,应重点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2.1 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强调学习的有效性

化学教育医药高专的课程教学体系中主要涉及化学的基础理论。医药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理论教学要结合专业的需求与特点,因此对教学内容要选择增减。教学内容的选取,既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强调有效学习。 2.2 实验教学的改革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

化学课程是实践性强的学科,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实验操作是重点,实验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增加实验课时,至少50%以上,整合实验内容,以保障学生制定方案、实验操作、处理数据、归纳结论,在实验操作中学会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养成独立思考


的习惯。进一步完善教学考核体系,不但要评价学生教学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各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可采用此方法。

2.3 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学会独立思考

其一,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程,包含资料的收集和查找、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的操作、结论的归纳、处理数据、分析和讨论等过程;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其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其三,通过化学的发展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4 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化学基础知识要为专业服务,同时强调使学生在受教育能够持续发展,能够边工作边继续学习,学科性与职业性相结合,能够让学生获得以后需要的各种素质。完善课标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化学基础理论的学习,还要重视技能的培养,学生接受的是综合性的教育使学生在获得某些具体技术知识的同时,培养可持续发展。

2.5 强化医药化学的实用性

这部分涉及教学内容的选取,删减部分理论性强的纯化学知识,主要强化化学医药的联系以及在医药中的应用,教学中适当增加环境化学食品化学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并强饮食健康、膳食均衡,以及与医药化学相关联的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渗透。例如:讲解缓冲溶液时联系食品的缓冲液及其pH控制;讲解螯合物时联系螯合剂在食品加工中的运用;讲解醇类时,联系生活中过度饮酒带来的危害;讲解醛类时联系室内装修带来的化学污染;讲解糖类时联系高糖膳食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人体应该均衡膳食和保持健康等等。这样,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必要性。 2.6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教学中的综合性问题,涉及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重在有效教学。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抽象概念、化学反应、实验现象设计为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点把握,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独立、自主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提高教学效率,使零碎知识系统化,相关知识逻辑化。总之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无尽的过程,重在适合学生。 参考文献:

[1]谭锡军.对高职高专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 [2]曾仁权.高职高专化学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

[3]王洪恩.创新思维教学法在医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7e945427e21af45b307a8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