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情况工作汇报

2022-07-05 22:44: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情况工作汇报》,欢迎阅读!
社会救助,实施情况,汇报,制度,工作

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情况工作汇报

20XX,石嘴山市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宗旨,按照构建社会主乂和谐社会要求,充分认识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重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法规政策,基本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五保老人供养临时救助为主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工作基本情况

石嘴山市总人口74,其中城市人口43,农村人口31万。现有城乡低保户2.544.03万人(城市1.13万户2.36万人农村1.41万户1.67万人);医疗救助3.51万人次(城市2.11万人次农村1.40万人次);享受高龄低收入老年人生活津贴2756(城市341农村2415);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156;孤儿294(其中父母双亡孤儿116,事实无人抚养孤儿178);享受低保城市“三无”人员2941;享受低保残疾人4961(城市2517,农村2444)20XX,全市共计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资金1.26亿元。(其中低保资金9023.9万元医疗救助资金1883.2万元高龄津贴790.1万元五保供养资金654.1万元孤儿养育津贴230万元。) 社会救助工作主要做法

一是规范城乡低保工作。我市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1930元。对低保对象实施分类施保制度,:70岁以上老年人二级以上残疾人中专学生危重病人孤老孤儿优抚对象特困遗属等特困人群给予全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建立物价上涨补贴联动机制,缓解城乡低保家庭高龄老人重点优抚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因物价上涨带来生活压力。加强低保资金管理,低保金发放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做到“三管”即:民政管名册财致管资金银行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均通过“一卡通”存折发放到户,减少了资金流通环节,确保了社会救助资金安诠规范高效运行。

二是全面覆盖大病医疗救助。我市医疗救助对象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贫困孤残和五保供养人员享受高龄低收入老人津贴人员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家庭成员患重特大疾病特殊困难家庭成员在乡老复员軍人以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需要医疗救助人员等7类人员。在确保农村五保对象城乡低保对象高龄老人在乡老复员軍人等特困群众全部实施医疗救助基础上,将低收入困难群众和特殊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并逐步向城乡其他困难群众延伸,进一步扩大了医疗救助范围,基本实现了医疗救助对象全覆盖。 三是足额发放高龄老人和孤儿养育津贴。对80岁以上老人按月发放高龄津贴,实行

1




“四优先一减免”就医政策,将全市城乡困难老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认真落实孤儿养育津贴发放制度,父母双亡散居孤儿养育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700,事实无人抚养孤儿养育津贴为每人每月500,儿童福利机构内供养孤儿养育津贴为每人每月1000元。

四是稳步开展五保供养工作。以切实保障五保对象权益为目标,扎实开展五保供养工,严格五保对象年度审核审批制度和五保对象档案管理,规范全市五保供养资金按时发放制度。目前大武口区集中供养对象月人均供养标准580,分散供养对象月发放供养金400元。惠农区集中供养对象月人均供养标准390元。平罗县集中供养对象月人均供养标530,分散供养对象月发放供养金390元。

五是有效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建立健全《石嘴山市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工作,将遭受自然灾害侵害突发事故灾害家庭成员常年患病或突患重大疾病教育担过重等原因引起家庭生活困难,急需临时救助灾民和特困群众全部纳入救助范围。20XX年以来,共救助1637,发放临时救助金119.3万元。 社会救助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1边缘困难群众救助政策需进一步完善。有些困难群众家庭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不能纳入城乡低保范围,此类人群被称为低保边缘人群。城乡低保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生活等方面均有相应优惠政策,低保证成为获得各种救助“通行证”,低保边缘人群虽然生活困难,甚至存在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等困难,但在社会救助政策范围内不能得到有效救助。建议市政府适时适度调整救助政策,解决低保边缘人群困难,把符合条件城乡居民统一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缩小城乡低保差别。不断加大对“低保”边缘群体救助突发事件应急救助以及加强对农村困难群体子女上学困难家庭长期患病困难家庭及受灾群众救助。特别是在核实低保对象状况时,要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模式,既要考虑家庭收入,又要考虑家庭财产情况,对一些农村购买过养老保险月收入超过低保标准,但家庭人均支出较大高龄重度残疾人危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家庭,可考虑继续纳入低保范围,最大限度地享受囯家医疗廉租房救助等政策。这些人大多已到风烛残年,随着时间推移和年龄增长,将会自然减员,逐年退出低保队伍。

2医疗救助门槛高支付难度大。特殊困难群体(低保五保高龄以外人员)医疗救助门槛过高,一些低收入困难户虽住院,但达不到医疗救助标准,无钱看病看不起病困境使得他们望而却步。建议市政府深入调查研究,统一制定完善石嘴山市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宽医疗救助条件,将癌症白血病放化疗肾病透析精神病等长期慢性病列入大病医疗救

2




助范围,降低救助起付线,并适当调整救助次数,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困难群众就医看病基本需求。

3城市“三无”人员安置非常困难。近年来,政府新建改造了农村中心敬老院,实现了农村五保老人高标准集中供养,解决了农村“三无”老人一日三餐无着落生活。但是,全市没有专门解决城市“三无”老人养老服务机构,至今城市三无老人生活无法得到最基本保障。建议市政府出台城市三无老人五保供养政策,将城市三无老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并通过财致转移支付,保障城市三无老人基本生活。

4社会救助标准城乡差距较大。目前,全市执行农村低保农村高龄津贴等救助标准与城市相比,相差甚远,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建议市政府在低保高龄津贴等方面,尽快制定统筹城乡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使统筹城乡先行地区率先发展。

5. 救助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救助专职人员配备不足,兼职人员多,且不稳,对各类救助工作贯彻落实造成一定影响。建议从自治区层面解决基层民政专干编制问,增强基层力量,使民政工作有充足人员承担。民政工作人员常年扎根基层,接触是各类传染病及吸毒特殊群体人员,承担着大量入户调查工作,工作较辛苦,建议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民政专干一定岗位补贴,激发工作热情,干好民政工作。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1205f527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