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3300字

2023-02-12 03:4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3300字》,欢迎阅读!
构建,管理体系,财务,现代,企业

浅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3300



摘要: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已成为企业管理理论探讨的热点和重点。

关键词:构建 财务管理 体系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含义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在一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通过有计划、明确的协调运作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以及适当的风险控制机制来贯彻落实的价值化管理体系。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目标并持续改进自身的财务水平,从而促进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科学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方法、明晰的市场发展规划、靠的会计核算资料和诚信的企业运行机制等内容。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基于企业环境的要求而产生,着重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能够及时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配置产生指导、评估和预警的作用。现企业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应该从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财务控制监督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和财会人员培训体系等四个方面入手。同时,为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将主要关注于资产、资金这两大重要会计要素在体系建设中的影响。 (一)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财务预算管理是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越发达、企业的管理水平越高,预算管理就越得到重视。搞好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利润预算为核心、以销售预算为基础,编制生产预算、费用预算及其他预算。企业制定合理的单项预算并据此编制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开展目标经营,协调、控制和考核各部门工作,使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为今后的业绩考评奠定基础。利润预算是全面预算的核心,任何企业都是以赢利为目的,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最终都将服务于利润;销售预算是全面预算的基础,也是企业正确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只有搞好销售预测,企业才能合理地安排生产,预测目标利润,编制经营计划。

2)多样化的编制预算方法。我们应当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市场情况,充分发挥分预算灵活准确、全面预算统筹兼顾的优势,各取所长,均衡考虑分预算、系统协调全面预算;要根据企业内部强化长远管理的要求,推行滚动编制方式;要破除只是简单推行静态编制的陈旧观念,适时引入零基预算、变量预算等先进的编制方法,根据不同的管理需求采取弹性预算编制方式; (二)财务监督控制体系

财务监督控制体系主要包括资金、资产、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多个方面。

1)对资产的整体会计循环进行监控。财务部门要联合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在取得、使用、维护、处置等多环节对资产状态和价值转移等方面进行监控,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时效性。资产监控既要控制资产的有形损耗,也要控制无形损耗;既要降低资产的取得成本,也要降低管理和维护成本;既要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也要争取保值增值;既要考虑


资产自身的单位价值,也要考虑其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和发挥的作用。

2)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资金是企业的命脉,企业在财务收支上要切实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严格实施财务监控制度;要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工作资金需求,维护资金安全;要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系数,全面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筹资成本率,把好资金使用预算关;在谨慎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拓宽融资渠道,避免急功近利盲目举债,增加筹资风险;加大对在建工程的财务监督,建立资金投入效果的保证机制,跟踪考核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风险管理体系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起伏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及时发现隐藏于平静背后的危机,校正企业行为,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1)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财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三部分。首先要建立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财务风险识别系统,确定什么样的因素可能影响企业发展,需要纳入风险识别体系;其次,要以系统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即损失的量化,为控制和化解风险提供决策依据;三是要强化风险管理,实施风险控制,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开展实时监测,实现针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准确反应。

2)选择适合的筹资方式。筹资解决的是如何筹集企业所需要的资金的问题,包括筹资数量、筹资时间和筹资方式等。筹资活动是重要的财务活动,筹资风险也可称为财务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权益风险、股权结构风险等。为了规避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应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筹资数量适当。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企业财务人员应采用有效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第二,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第三,采取权益、募股、借贷等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可以扬长避短,分散筹资风险,降低筹资成本。

3)加强投资活动的风险管理。投资活动是企业经营发展、扩大再生产的主要途径,加强风险管理不但要考虑投资收益、投资规模,还须通过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根据投资影响期的长短不同,投资可以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其风险评价也随之区别。短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不超过一年的投资,一般能够随时变现,如股票、基金,主要风险评测指标有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等;长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由于长期投资涉及的时间长、风险大,更需运用谨慎性原则规范企业投资行为,除前述短期投资的风险评测指标外,还应充分考虑资金价值,利用净现值、现值指数、投资回收期等财务指标多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政治、经济、社会等大环境因素,也是长期投资风险管理需考虑的范畴。 (四)财会人员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要求财务人员的管理任用必须规范化严格化,要求财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必须法制化制度化。 1)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第一,要培养财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关于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定是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机密;促使财务人员遵章守纪,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不但要为本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还要使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第二,要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和选拔既有专业知识又善于管理的年轻人才,做到工作上能胜任,管理上有思路,业务精湛、德才兼备,能够充分适应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工作要求。

2)严格财务人员的管理制度,提高财务工作质量。会计造假是一切虚假财务信息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4b5f1d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