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语语言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载体

2023-02-20 11:57: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日语语言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载体》,欢迎阅读!
日语,中文化,课堂教学,导入,载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日语语言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载体

作者:朱海燕 郭晓雪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9

摘要:本文主要以潍坊科技学院高级日语课程及《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为例,阐述日语语言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文化载体,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文化导入的载体,实现语言知识与文化导入的自然过渡,从而达到让学生语言知识与文化素养同步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日语语言;课堂教学;文化导入;载体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文化的体现。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无障碍,在掌握彼此语言的同时,更需要了解彼此的文化。在语言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插入文化导入部分的观点已经被大部分语言教学者接受并在践行着。那么,如何在语言课堂教学中顺利导入文化?笔者认为它需要一个切入口,或者说一个载体。接下来,就以笔者刚刚进行完的高级日语课程及教材《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为例,谈谈如何在日语语言课堂教学中抓住文化导入的载体。 一、文化导入的差异性

为了培养我们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对我们的课程进行了细化,设置了基础日语(大一、大二阶段)、高级日语(大三阶段)、日语会话、日语听力、日语翻译、日语语法、日语阅读等课程。其中基础日语和高级日语在某些学校统一叫做综合日语或者日语精读。受课程自身特点及我们学生语言能力的制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文化导入的比例是不尽相同的。总的来说,大一到大三,是呈递增趋势的,这种差异也可以说是文化导入的阶段性。 高级日语属于大三课程,也就是日语教学的高年级阶段,而且是一门专业综合性课程,所以在本门课程的课堂上,文化导入应更具体、更丰富,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语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确保在跨文化交流中没有障碍。 二、《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中的文化导入载体 1.何为文化导入的载体?

1871年,人类学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而文化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的和精神的形式承载,传播文化的媒介体和工具。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经过漫长素月的积累和沉淀,变得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周围所见到的建筑物、饮食、会话、影视作品、交通工具,甚至是植物等都可以看作是文化的载体。既然这样,在语言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就是通过了这些物化的东西。因此,我们又可以把这些东西看作是文化导入的载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

《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是我校日语专业大三年级高级日语课程的选用教材。该教材由12篇文章组成,体裁由随笔、论说文、小说等。作为学生,在阅读课文内容时,自己感觉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3.课堂中出现的文化导入的载体

既然有了教材,整个的教学过程就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和开展。所以说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不是随机的,而是事先设计好的。下面就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的某些文化导入载体进行浅谈。

在第5课「木の葉の魚」一课中,家住海边的贫穷渔民家的女儿小爱跟随未来的婆婆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眼看草鞋都要磨破了,终于到达了自己未来的家。当看到新婚之夜,小爱用神锅将朴树的叶子变成了鲽鱼大餐时,高级日语老师问,为什么就用了朴树的叶子?朴树是什么树?经这么一问,我们才发现原来自己都仅致力于对单词、句子及课文字面内容的理解,而没有对其内部隐藏的东西进行探究。经过讲解,终于明白原来从一片普通的叶子就能了解到日本的地域、饮食文化,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更深层的把握。

在第8课「蘭」一课中,不仅通过扇子上的「蘭」了解了日本人与中国人在与兰花相关的审美观方面的异同。还通过对出现的「国民服」、「モンペ姿」、「軍需工場」等词的多媒体图片展示,了解了小说的背景,把握了其中人物的心理。

在第2课「田中正造」一课中,从足尾铜山矿毒事件的讲解中,对日本历史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同时也窥探到了日本的自然观和环境观。

在第7课「紅山桜」一课中,通过对「滝桜」、「はぐれ桜」等的多媒体展示,让我们对日本人樱花情结的了解更具体、更丰满。同时通过对课后小知识「春と秋の七草」部分的拓展讲解,让我们了解到日本人纤细的季节观。

虽然只列举了一部分,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不折射着对日本文化、日本人的审美观、自然观、处世观等进行涉猎的文化光辉,而「朴の葉」、「蘭」、「国民服」、「モンペ」、「軍需工場」、「足尾銅山」、「滝桜」等词则都成为了文化导入的载体。 三、对日语教师的要求

根据自身感受,我认为日语老师要想在日语课堂中顺利实现文化导入,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教材每一部分内容从文字上到文化上做到充分了解。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吃透每一课的内容和性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了解与载体相关的日本文化相关知识,当然有的时候也需要借助网络等手段进行考察。 3.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及展示,如中日比较法、融合法、重点讲解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以上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浅谈了一下日语语言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载体。由于文化的导入本身就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问题,有些地方可能有失偏颇。今后笔者也会继续按照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方法,不断补足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陆静华.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王勤.日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内江科技200603.

[3]田少都 高斯雯.基础日语教学中分阶段进行文化导入方法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5bb3d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