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鲁教版

2023-02-07 08:0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鲁教版》,欢迎阅读!
孟浩然,广陵,黄鹤楼,教学设计,语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重点)

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导入:同学们,请读——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这是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中的句子。从这句诗中,我们知道了李白十分景仰诗名天下闻的孟夫子孟浩然。当然孟浩然也非常欣赏年纪小他12岁,但同样诗名远播的李白。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古诗就与这对忘年交有关。请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关注生字陵。

同学们,这个“陵”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呢?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后在书旁边写1遍。

3、有的时候,题目是文章的浓缩,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这个题目和我们今天说话的方式有所不同,它是文言文。谁能把它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说?(理解之的意思)

二、读准字词,读通全诗。

1、指名读诗,要求读正确。交流:思考一下你已经读懂了什么?评价总结。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诗3遍,你想提什么问题? 教师梳理归纳问题。 三、品读诗句。 预设:

1、关注“西辞”

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 问题:为什么说“西辞”,而不说“东辞”什么的呢?指名交流。

点拨:以板画的形式展示地理位置。因为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孟浩然是要顺流而下到扬州去,所以说——“故人西辞黄鹤楼”

2、关注“烟花三月” 出示:烟花三月下扬州。

问题:从这个“烟花三月”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交流。

出示:让我们也来学着写写诗: 下扬州。

你能把“烟花三月”换成什么呢?拿出笔写一写,可以多写几句。 比较一下,你认为跟李白的“烟花三月”比,谁好?为什么?

毕竟,李白是千古诗仙,他和我们比,暂时还是技高一筹,领先一步啊!请读——烟花三月下扬州。

扬州,也就是广陵,已经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繁华都市了,你能说说此时烟花三月之时的扬州景象吗?交流。

在如此美丽的烟花三月,如许繁华的都市扬州,你猜如果李白和孟浩然再一起又会怎样呢?

赏景写诗,把酒言欢,好不快哉!请读——烟花三月下扬州。 可如今是孟浩然独自前往,李白你的心情如何?

1


请带着这样的体会读——烟花三月下扬州。 3、关注“孤帆”“唯见”

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刚才听了你们这些小李白的肺腑之言,那真正的李白此时此刻,怎么样了?请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烟花三月的盛唐的长江上会只有一只帆船吗? 长江上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交流。

长江上不说千帆竞驶,也该是船来舟往吧,李白为什么却说是“孤帆”呢?

唯见是什么意思?孟浩然的那只小船已经消失在天边了,李白此时的心情如何呢? 请带着依依不舍之情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请带这羡慕之情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小结:唐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短短的28字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请带着我们的理解齐声朗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切景语皆情语,短短到8字饱含着诗人的深情厚意,请带着这样的理解齐声朗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好,请闭上眼睛,想象画面,齐声朗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作业: 1、默写这首诗。

2、读读背背《赠孟浩然》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eb119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