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语言学,变异]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析虚拟世界中的语体变异

2022-12-21 19:2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体,语言学,变异]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析虚拟世界中的语体变异》,欢迎阅读!
语体,语言学,变异,探析,角度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析虚拟世界中的语体变异

语言虽然有其独立的体系,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语言是由各种变体组成的,包括方言、语域、语体等等。而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一个人会根据环境、地点和说话对象的不同,调整自己的语言风格,就像俗语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种因环境和场合所产生的变化叫做语体。在不同的言语交际情境中使用不同的语体,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得体、更准确。语体就是运用民族共同语的功能变体,是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袁晖,李宗熙,2005

而当下对语体的研究主要是在现实世界中,从口头和书面方面分析语体及其变异现象。而我们所知,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普及,我们多了一个虚拟世界,并以此为依托开始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虚拟世界中的网络语言因为其运用形式的特别,即它是介于口头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中间语体,其交际手段、交际对象和交际方式都有自己的明显特征,言语交际行为则呈现出新的变化。本文旨在探讨虚拟世界中的语体变异现象。

一、理论基础

⒈虚拟世界一个新的言语社区

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指的是由许多人形成的、使用一种共同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团体(王宗炎,1988Labov强调言语社区共同体的首要之处在于具有共同的社会规范。因此,同一种语言或方言区域内,可以根据交际活动(直接或间接)的有无而分成不同的言语社区,或者只要有交际活动行为,即便操着不同的语言(比如双语制地区的人们)也一概视为同一个言语社区。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一种与自然语言交流所不同的新兴交流方式悄然出现。互联网以无孔不入之势蔓延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一种自然成体系的语言逐渐在网络空间中形成,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使用(于根元,2001。在虚拟世界中,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因为一个共同的交际目的进行交际活动,并赋予了自然语言一种新的特色,因此,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社区(virtual speech community)慢慢形成。虚拟社区无论是在功能还是组织形式上和现实社会都存在明显差别,不再具有地域含义,而是一个数字化技术支撑的现实之外的拟想空间。在虚拟社区内,交际者之间所使用的语言是相似的一套语言项目,即所使用的语言是具有相似特征的词汇、句法与语篇特征的语言代码。并且交际者都有共同的特点,即具有进行网络交际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运用网络语言进行交际,认同并且遵守同样的网络交际规范。在虚拟世界的交际中,交际者能针对具体的情景使用恰当的语言变体,能够运用语言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懂得谈话的规则和策略。

⒉虚拟世界中的语体变异

⑴语体变异。语体变异是指因情景、话题、说话对象和地点等外界因素的不同而改变的口语或书面语形式,表现在语音、词语、句子结构等语言形式的变化(谷晓娟,张迈曾. 2007拉波夫(Labov1966)认为,语体变异与人的社会地位和其他社会因素相关,语体是建立在社会经济框架之下的次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上社会地位高的人使用有声望语体,而社会地位低的人使用带有贬损意义标记的低位语体。他直接把语体定义为说话人对自己说话所留意的程度。贝尔(Bell 1991)则提出了另一模式听众设计。他强调说话人的语体变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态度,即说话人选择向听话人靠拢的语体。并且贝尔认为,


影响说话者语体变异的不仅有直接受访者,也有第三者,包括在场听众和无意听到谈话的人。实际上,决定说话者语体变异的并不一定是受访者或在场听众,还可以是不在场而仅存在于说话者头脑中的一个参照者,即说话者想要与之认同身份的个体或群体。贝尔提出,一个人对不同语体做出选择,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语体风格的差异,这就涉及到语体的社会基础。因此,某个社会群体的语体风格是固定的,社会群体和语言形式一一对应。

⑵虚拟世界中语体的选择。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言语社区是一样的,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和形成方式,有交际场景、交际者、交际方式、交际内容和交际手段。交际者在虚拟社区会根据这些因素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语体变异形式,一个人会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与不同的网络对象进行交流,因此其所使用的语言也会有不同的特点。

二、虚拟世界中语体变异分析

下面我们根据交际主体(说话者和听话者)、交际形式、交际内容(包括目的)和交际环境来探讨在虚拟世界中,语体是如何变异的以及其与现实世界中语体变异的差异。

⒈交际主体与语体变异

造成网络语言交际中角色复杂性的主要原因是角色有时候是虚拟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在网络上的言语交际行为更自由一些,不必顾及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关系,而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扮演交际角色,这也是网络言语交际的魅力之一。在现实世界中,由于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等的不同,人的角色是不能自由的选择,这也决定了它的语体变异方式有一定的固定模式。比如在领导去基层农村慰问时所使用的语体就要与在自己在报告中所使用的语体不同。在慰问时会这么说:大婶,今天来你们这看看。而在报告中会说:今天我们去了基层农村探望了下某某妇女同志。一个是随意体,一个是正式体,他们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角色,不能随意的进行语体转换。而在虚拟世界中,可以根据交际对象选择或自己设定自身角色。比如在网络聊天时交际者可以根据对方的身份和语体风格调整自身的语言方式,例如在和一个非主流聊天时,他可以把自己也扮演成非主流的角色:偶口以跟你做朋友吗?交际者可以用火星文回答:ō崾籹倗叐!而在与一个大学教授聊天时,交际者可以选择自己继续扮演一个非主流角色,也可以选择扮演一个大学生的角色,用我想找个女朋友这种随意体。因此,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中交际主体在语体变异方面的差异主要是交际者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

⒉交际形式与语体变异

在现实世界中,言语交际形式主要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而在虚拟世界中,网络语言是一种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中间语言形式。网络语言是将自然语言的文字输入计算机,通过数字化处理,又以文字形式映现在屏幕上的。网络语言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按照规定好的程序敲出来的。它是视觉的,但又不同于传统的阅读,因此网络语言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比如在网络中同样是打招呼,可以用how are you这种随意体,也可以用网络符号\(^o^/~,也可以用how R Y,这三种形式都具有口语形式,但又都是在屏幕上敲打出来的,所以又有书面语的特征。网络上还经常用数字代码谐音语,如886是拜拜啦,5871是我不介意的意思。网络语言的新特点之一就是用符号、缩略语、近音相似语、数字等来代替有关的动作和表情。在虚拟世界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正规的文献,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f119fa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