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品赏牛文化

2023-04-27 09:02: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牛年品赏牛文化》,欢迎阅读!
牛文化,牛年,品赏

牛年品赏牛文化

作者:王顺才

来源:《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09年第02

2009年为农历己丑年,生肖排列属牛,又称牛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与有关的文化。在牛年到来之际,品读与欣赏一些牛文化,亦别有一番情趣。 牛典故

风马牛——:畜类牝牡相诱。《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意思是说,楚国与齐国相距很远,即使牝牡相诱,马和牛也碰不到一起。后比喻事物之间毫无关系。

执牛耳——古时各国会盟,由主持会盟的人抓住牛耳,取血为盟,以誓遵守盟约。后以此指在某一方面居于领导地位。

以羊易牛——战国时,梁惠王看见有人牵一头牛去杀,他不忍,便派人用一只羊去替换那头牛。后以此指替换。

目无全牛——相传有个宰牛的人,技术很好,眼睛仿佛能透过牛骨,看到骨节的空处,一刀砍下,正中空处,牛便迎刃而解了。后以此形容技术达到非常纯熟的程度。 牛诗

我国与牛有关的诗很多,这里仅录数首与诸君共赏。

宋代诗人孔平仲有一首《禾熟》诗:“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此诗既表达了对人生金秋的欣慰,又流露了面对夕阳内心的充实、明智与从容。

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有一首诗仅20,但颇有教益:“同志众朋友,鞭我向前走。愿作老黄牛,拉车拉到头。

有位老者写下这样一首诗:“风吹雨打不回头,力瘁筋摧勿怨尤。何必计较鞭加背,此生原是拓荒牛。这种思想境界,这种精神状态,是何等的高尚、何等的可贵啊! 牛谚语


民间流传着不少与牛有关的谚语,初生牛犊不怕虎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吹牛皮不犯死罪背上牛头不认账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母牛生母牛,三年成财主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这些谚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读来颇有趣味。 牛歇后语

在我国无数歇后语中,有的与牛有关,牛皮灯笼——肚里明对牛弹琴——白费心泥牛入海——有去无回黄牛走进象群里——还是个小弟弟吃饱的牛肚子——草包牛郎约织女——后会有期牛身上的毛——没数毛驴拉磨牛耕田——各有各的活儿等。这些歇后语诙谐风趣,令人过目难忘。 牛谜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一天,有位老农恳求郑大人出个告示,帮他找回丢失的牛。

郑板桥问:“你是啥时发现牛走失的?” 老农说:“不是去年,就是今年。 郑板桥又问:“一共丢了几头牛?” 老农答:“不是一头,就是两头。

郑板桥问罢,给老农写了一张寻牛启事。启事贴出的第二天,老农便找到牛了。 请你猜一猜,老农的牛是啥时走失的?究竟丢了几头牛? 答案:除夕晚上丢的,是一头即将生牛犊的母牛。 (编辑 仕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f3be43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