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教案

2022-08-10 02:0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平乐 村居教案》,欢迎阅读!
清平乐,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一、 学过程;

音乐导入(ppt1)

---好听吗?同学们知道这首歌词出自哪里吗?

---清平乐.村居(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二首词,你还记得词和诗有什么不同吗?(长短句,题目,上下阕)(,在这里读”yue”,这首诗最开始是配乐歌唱的歌曲。既然是歌曲,那就读做“yue”。) 我们一起读课题。



二、 解词的特点:

----虽然都是词,这首词和第一首词有什么不一样?谁能迅速的发现?(题目\上下阕)(ppt2)

----空行分成了两部分:这就相当于歌词的两段,在这首词里我们称它们为上阕和下阕. 朗读时,上下阕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

气作为停顿。

----题目:这是一首配乐歌唱得诗,用什么样的曲调来歌唱呢?清平乐的曲调.所以说清平乐其实是一种曲调,一种歌曲节奏,村居才是题目.

三、 入古诗

----通过题目村居,你能猜到描绘的是一种什么画面吗?

----为了更好的理解词的内容,体会意境,请同学们试读这首词,要求读得正确、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词,解决字词读音、辨析。

1)剥:两个音意思完全一样,但bao一般用作口语、土语,比如剥皮剥花生,所以不能用在这里,。bo属于书面语,所以这里读bo

2)莲蓬:这是诗词里合仄押韵的需要,看“小、草、好、媪;东、笼、蓬” 3)翁媪:强调读音。翁指的是——媪指的是——(引导从偏旁理解翁媪)

3同学们再读词,结合注释看你理解这首词的意思吗? 自由读,同桌讨论,同学汇报,其他人认真听。

1)茅檐:指代茅草屋。 2)相媚好:彼此亲热地在一起。

3)无赖:不是耍赖皮,而是顽皮、可爱。 4)翁媪:老年夫妇。

5)吴音:吴地方言,文中指的是江西上饶一带的方言。因为吴地方言很柔软、富有音律感,像唱歌一样,所以人们又叫吴侬软语。

4.当我们知道了这些词的意思时,对整个作品的理解就更深入了,让我们同桌之间互相读读,指明展示读。

四、读出画面:

(一)、环境图: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平乐村居也是如此,每一句诗都是一个生动的画面。 ——这些画面有些是写景的——请你读(指名读诗句),有些是写人的——齐读诗句。 ——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第一个画面。 (ppt3) 2.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请自由地摇头晃脑地反复读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闻到了什么?试着连成一段话说说。 ——交流:低矮的草房边上,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动,岸边草儿青青。(指名2生) ——简简单单9个字,却让你有这么丰富的联想,真了不起,请你读一读。 ——这是这句诗带给你的丰富想象,请你读。

——这样的农村风光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清新秀美、朴素雅静)

——把你的感受送进去,读一读——指名读(这样的风景真令人向往)(指名读)——齐读

——这句诗中,诗人只描述了三样事物,分别是“茅檐、小溪、青草”,正如同学们所想像的那样,诗人看到的景象也不仅仅只有这些,他为什么只写这三样?有什么特点吗?

(“茅檐、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极具农村特色的景物,淡淡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农村风光展现出来。辛弃疾真不愧是大诗人!)

——好,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乡村美景——齐读。

1 / 21 / 21 / 2


……………………………………………………………最新资料推荐…………………………………………………

(二)其他图

1.这就是高度凝炼诗的语言,简约却有着极为宽广的想象空间。词中的人物画面我们也可以用想象的方式去读懂,请同学们再读人物画面,想想这首词,一共描写了几个人?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重点1:醉里吴音相媚好,关键词:醉里、相媚好

---- 一对满头白发的老翁老太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只听他们正在“相媚好”的交谈着,他们在聊什么呢?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多么勤劳、孝顺、能干的孩子啊。 ----再看小儿:溪头卧剥莲蓬呢?

------卧什么意思?还可以用哪个字?(躺、趴、睡)带进去读一读,好不好?(生读)

------为什么?你觉得小儿可能是怎么卧的?可以趴着,可以躺着,可以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看到这样的小儿,你想到了哪个词?(活泼、可爱、调皮)

-----诗人用了哪个词?(无赖)我们现在理解的无赖是放刁撒泼;蛮不讲理……?而在这里呢?(是一种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你有调皮的时候吗?父母可能会这样说:调皮鬼,你怎么不听话?看似责备,实则喜爱。

---通过学习,你觉得辛弃疾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体会了词人什么感情呢?

随着辛弃疾的描述,我们听到了翁媪的吴侬软语,看到了他们的三个儿子,他们就这样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村居图,让我们再次走进词中感受这茅舍一家老小幸福、和谐的生活吧。放配乐朗读---配乐跟读(ppt)

也让我们在脑海中深深地记住这幅村居图——齐背诵。

这里有如画的风景,有劳作的美好,有晚情的温馨,多么清新秀丽幸福和谐的场景阿。读着读着就陶醉其中了,如果让我们我们给这首诗送一个字用文中个字好呢?

对,所有的景物都汇成了诗中一个醉字,我们都被陶醉了,身临其境的大诗人辛弃疾更是深深的沉醉其中…….(板书:醉)

五、感受情怀: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位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出示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家乡就已被金兵占领。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他二十一岁就参加了抗金义军,投身到国家统一的大业之中。他还写文章上书朝廷,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可是他的主张不仅没有被当权者采纳和施行,还被免去官职。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辛弃疾只有将自己的一腔忠愤倾吐在文学创作之中,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这首词,就是作者晚年遭受投降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江西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

读了辛弃疾的介绍,你对“醉”字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他看到这幸福的一家五口,想到沦陷区百姓的痛苦遭遇,想到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心碎!

为自己的志向得不到伸展而心碎。为受苦受难的百姓而心碎,此时的作者是多么希望,所有人都像这个五口之家一样幸福的生活啊。可是。。。。。

所以作者也写了非常多的词来表达自己的这这种感情。让我们一起欣赏《破阵子》

六、作业:

1、课外欣赏辛弃疾的《破阵子》

2、展开合理的想象,将课文扩写成400字的作文。

七、板书:

清平乐.村居

茅檐 小溪 青草 秀丽恬静 翁媪

大儿\中儿 幸福和谐 小儿

2 / 22 / 2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2106c5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