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教案

2023-03-23 16:0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平乐 村居教案》,欢迎阅读!
清平乐,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案一



【教材分析】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着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设计理念

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词的韵律、节奏和情感。根据注释,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词的情趣,轻松地理解词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村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曲。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词,有好多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有一个名字。如:“水调歌头”“西江月”“清平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明代着名的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 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词题目的区别。(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

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


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乐”要读成“yuè”,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居住)“村居”呢(农村闲居的人家)

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是着名的词人。

3.介绍作者辛弃疾。播放视频《辛弃疾》 二、初读,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播放影视课文《清平乐·村居》,让学生感受韵律节奏。

3.学生再自由读词,把它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 4.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檐、媚、翁、媪、无赖、剥(bāo xuē) 5.指导书写:醉、媚、锄、剥。

6.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边读边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再读,理解意思

1.自由读文,看图、根据注释、查字典自主理解词的意思。 2.小组交流对词的理解。

3.全班交流自己对词的理解,老师引导。(先说前面的,再说后面的,依次说。注意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字意、词意、再说句意。

”感到了什么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乡间生活很简朴,“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1(. 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主要描绘了茅舍、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景色,将它们组合成一幅画面。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富有田园特色。)学生朗读。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感受到了什么(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大概喝了酒,正借着酒意用家乡话互相逗趣取乐。)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

3)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这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

4)可爱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呢(大儿子在溪东豆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 5)读整首词,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6)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给大家听。

(低小的茅屋旁边是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一对白发老夫妻正借着酒意互相逗趣取乐。大儿子十分勤快,在溪的东面的田间种豆,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孩子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5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词。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读出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四、精读,悟出情趣

1.想一想,这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干什么作者知道他们在谈些什么吗(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亲昵地交谈着。但是,他们是用方言——“吴音”交谈,作者根本听不懂。作者又不忍上去询问而打断他们交谈,只得站在远处进行观察。

2.作者在农村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又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3.词中的第三、四句写了大儿、中儿、小儿各自的活动,作者为什么这样构思(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和场面,寥寥几笔描画出一幅富有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3ea3c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