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九下五十四、蒹葭

2022-11-25 21:17: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遵义专版)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九下五十四、蒹葭》,欢迎阅读!
梳理,遵义,古诗文,阅读,古诗



五十四、蒹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第一节 一二句采用起兴的手法,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三四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五六句叙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七八句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由此,主人公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痴如醉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第二、三节 ①“苍、萋萋、采采”三词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②“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写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是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一直待到大阳东升。③“方、湄、涘”三字的变换,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情景与心理真切地描绘了出来,大大地拓宽了诗的意境。④“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主人公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背景资料】这首诗选自《国风》中的《秦风》,也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诗中写被追求的人始终没有得到。对“伊人”的解释,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指的是恋人。

【主题】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描绘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伊人的心境。



1(2016河北中考)请解释诗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思。 __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__ 2.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__这首诗通过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景象。__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情。__

内容总结



1)五十四、蒹

1 / 2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五十四、蒹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4)第二、三节 苍苍、萋萋、采采三词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5长、跻、右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主人公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aba650a4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