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教学反思

2022-08-29 11:1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采薇,古诗词,诵读,下册,反思



《采薇》教学反思



《采薇》这首诗所叙写的是卫国战士离乡出征的艰苦生活和内心的苦痛,这样的军旅生活离学生们的现实比较远,诗篇中战士英勇爱国但又思亲恋家的复杂心理让现在的学生去理解有些困难。所以,何设置情境,如何引领学生去体会,去理解就成为本课教学中的难点。自我感觉本课对这方面难点的处理还不是很得力,希望可以下次可以得到改进。

1 立意不高,容量不够

这堂课我只上了三十几分钟,而且写话就占用了很长时间,感觉交给学生的东西很少。

立意问题。王老师在评课中这样提到:《诗经·采薇》是中国文化的原典,是基于杨柳依依的意象,自《诗经》后,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意象,被一代代诗人所吟唱。《采薇》既是原典,又是情感的原点。对于这一点,我有一点点认识,但是没有这么深刻,因此解读上、设计上都没有体现出来,深感文化底蕴不够。

学生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意、诗境、诗情都还没感悟,原典上的落实非常不到位。昔我往矣中的我仅仅理解成的意思。往是什么?往其实是战争的需要,需要告别乡亲,需要告别家人,往,是离别,是离乡。只有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体验,孩子们才能对后面意象的情趣和情味有所体会。 2.情境创设不足。

. .




在体会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大雪纷纷满天飞,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在想些什么?希望学生在情感积淀与想象中明白到经历了思念、征战、伤痛的苦,从而明白到虽然回来了,但是已经是满心满身的伤痕了。但是学生都只提到了思念亲人,没有真正体会诗人内心的悲凉。我应该在这之前给他们把情境创设好。 3 对比这一写作特色挖掘不深。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这两个场景不仅是描绘了两处景色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人物的心境。而这个心境不仅仅是离别时的不舍与回来时的悲伤,更重要的是,杨柳依依的春景象征了诗人离去时虽是不舍却是青春勃发的,而经历了战争的伤痛之后他的心境却是一派寒冬的萧煞景象了。

.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c37703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