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教学设计

2022-11-12 10:12: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采薇,古诗词,诵读,下册,教学设计

统编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好,我是罗湖区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蔡晓娜老师。我们知道,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标志【PPT出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朝是诗歌的鼎盛时期,所以,唐朝的诗歌有“唐诗”的美称。那么,大家知道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什么吗?对了,就是《诗经》【屏幕出示《诗经》图片】。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诵读其中的一个经典段落,它就是节选自《诗经·小雅》的《采薇》【屏幕出示:《采薇》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了解意思

请先听古诗朗读【播放朗读音频】。注意第四句“雨雪霏霏”中“雨”读““雨雪”即下雪。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自己试着读一读。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已学过的方法,尝试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一会儿我们来交流。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

1:我来说说题目采薇,“薇”是草字头,我猜测这是与植物有关,再通过看看注释并查找相关资料得知,“薇”是指野豌豆苗。“采”即采摘。所以,“采薇”就是采摘野豌豆苗。【屏幕出示:图片(薇、采)理解诗句方法1:猜测、组词】

2.在预习时,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得知《采薇》是记录当时戍边将士回乡的作品。周王朝的北方有一个游牧民族,叫做猃狁(PPT出示拼音和解释:即后来的匈奴),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结合资料,第12句是说回想当初我离开家乡要去戍守边疆时,杨柳随风舞动,都像是与我依依惜别。

【屏幕出示:地图及相关资料图片文字,理解诗句方法2:查找相关的资料】

3:我是借助插图来理解34句的:如今我回来路途中,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 【屏幕出示:课文插图,理解诗句方法3:借助插图】

师:是啊,这图片上漫天的飞雪,与昔日的杨柳依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戍边将士此时的“悲”

4:借助右边的注释,我知道“迟迟”是迟缓的意思,“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是路途曲折漫长,行走迟缓,又渴又饥十分劳累的意思。

【屏幕出示:书中注释图片,理解诗句方法4:借助注释】

5:联系上文描写的漫天风雪,以及“我”饥渴劳累的样子,最后一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讲,这个时候,我心里不由得伤悲起来,没有人懂得我的痛苦! 【屏幕出示:理解诗句方法5:联系上下文】

师:同学们通过六年的学习,掌握了许多理解诗句的方法,有【屏幕出示:理解诗句方法:猜测、组词、查找相关资料、借助注释和插图、利用上下文……】,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初步感受到诗中的“我”是那么的孤独悲伤。让我们再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读这首诗,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屏幕出示:《采薇》这首诗】

三、精读古诗,体会情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大。东晋有个叫谢玄的人,把这四句评为《诗经》中最好的诗句。PPT出示谢玄原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诗经》)何句最佳?”遏(谢玄的小名)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么,这四句诗好在哪儿呢?【屏幕出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看看这样的画面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相信同学们一定读出:这里描绘了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里大雪纷飞孤独归来时的画面。【出示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出发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用大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

我们再来想象一下,“昔我往矣”微拂的柳枝下送别的都会有谁呢?也许是两鬓斑白父母,也许是新婚不久的妻子,也许是……

带着这样的回忆,我们一起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漫天的飞雪中,还会有谁在等待着我呢?父母可还健在?妻子的头发是否也染上的白霜?……

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忧虑,我们一起读——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一今一昔,一来一往,漫长的岁月,时光的虚度,生命的流逝,怎能不令人感慨、令人悲伤呢。【屏幕出示:今昔比对,情景交融】

我们一起再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这四句诗以最朴实的词句、最自然的艺术,传达了戍边将士的悲伤苦楚,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正是因为这一千古绝唱,自此杨柳便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也使“借柳抒怀”的方式历经数千年而不变。 【屏幕出示:借柳抒怀】

让我们一起来读—— 【屏幕出示: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唐】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师:这些唐诗中的名句,无不受到《诗经采薇》的影响。绝世文情,千古常青。让我们再来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读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学会有疑问了:将士们戍边回家,本该是件高兴的事,为什么还要那么伤悲呢?【屏幕出示:将士们戍边回家,本该是件高兴的事,为什么还要那么伤悲呢?】

1:将士们历经磨难,九死一生终于可以回家了。可是,回家的路那么漫长,陪伴他们的只有漫天的飞雪,不禁百感交集,谁能理解这么多年在外奔波的痛苦、返家路上的艰辛和内心的悲伤啊!

师:是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是及其深刻的。鼓角争鸣、刀光剑影之后,汩汩的鲜血总是一次又一次染红大地,堆积如山的尸体仿佛都在无声地控诉这巨大的灾难。这便是战争。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诗人也都在控诉战争带来的灾难。 【屏幕出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二首》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唐】李白《关山月》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唐】杜甫《兵车行》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二》

师:这便是战争,令无数百姓将士无家可归甚至血染沙场的战争!这怎么能不令人悲怆呢!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请大家按下暂停键。【屏幕出示:《采薇》这首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1ca3747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