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

2022-06-29 05:2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高考下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欢迎阅读!
水平考试,学业,素质,策略,评价

高考下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

高考改革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评价一项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它的既定目标是否实现,利益相关者是否满意。 课题组分析了新高考改革的5个目标,对学生、教师、校长、局长、高校等各利益相关方进行的大规模实证研究表明:

高考改革社会反映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5个目标中,前4个目标(通过选考制度增加学生选择权,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导素质教育通过外语一年两考减轻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及通过取消文理分科考试提高学生基础素养)都得到了较好实现。

但第5个目标,即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由百分制转为等级制,避免分分计较并未得到较好实现。 高考规定语数外三门成绩分别计150分,选考上海是6科中选考3科计70分,然后转换11个等级分,浙江是7科中选3科计100分,然后转换成21等级,目的是避免分分计

此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 原始分数转换成等级分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人们对等级分的认同度也比较低,分分计较的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所加剧。

02 . 对完善新高考改革的建议

高考是一场高利害关系的博弈,它不仅与考生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与教师、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业绩紧密相关。

从上海、浙江高考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新高考遇到了5个方面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提出了应对挑战和问题的解决之道。



学生必须选考物理或历史

等级性考试“63”虽然在制度设计上较大程度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也在实践中较好达成了增强选择性的改革目标,但同时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 为了避免不同学科引起的分值差异,上海和浙江两地均在计分时按照考试群体进行等级划分,转换为相应的等级分,再最终计入高考成绩。

每门选考科目按百分比计等级,前1%A+,前2%A,依比分为若干等级,在高考录取时再折合为分数,每个等级相差3分,A+计入高考的分数为100分。


在以高考总分录取的制度下,由于物理获得高分的难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科,从而导致一些爱物理、数理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不敢选择物理,造成物理选考人数逐年下降。

更应引起关注的是,这一趋势已经向高二、高一年级传递,选考、选学物理的比例可能进一步下降。在调研中,有多所高中学校的教师、校长就反映,其所在学校的高二、高一学生选物理的人数又有下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c4dcf0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