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私有化,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管控缺失之痛

2022-10-22 11:1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鲁能私有化,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管控缺失之痛》,欢迎阅读!
鲁能,管控,私有化,缺失,企业集团

鲁能私有化,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管控缺失之痛

鲁能私有化:738.05亿二37.3亿

近来,山东鲁能私有化问题在各类媒体上被炒得沸沸扬扬,其社会效应也在不断发酵,并 有扩大之势,在此,我也凑个热闹,谈谈鲁能私有化与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管控问题,

据《财经》杂志报道,鲁能集团原为国家电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下属的"三产多经"企业 (电力行业内部对"三产"和多种经营公司的通称),如今其总规模不仅超过原母体山东电力集 团,也超过胜利油田、兖州煤矿、海尔集团等其他知名本地企业巨头。据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 总队截至2005年底的数据,鲁能集团以总资产738.05亿元傲居山东企业第一。

其实,鲁能集团数年前已不是国有企业,主要由具有垄断地位的电网系统职工控股;有消 息称,两家曾经被称为"绝密中的绝密"的公司一北京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首大能源) 和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下称国源联合)已经以37.3亿元的价格获得鲁能集团91.6%的股 份,从而收购了这家拥有总资产738.05亿元的山东第一大企业。鲁能集团股权的作价依据为鲁 能集团截至2005年底的账面净值,并且减去了鲁能集团向股东支付的2005年度现金红利。

鲁能私有化引起的反思

总资产700多亿,山东规模第一,上市公司,这就是鲁能。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大型国有 企业在一夜之间,神不知鬼不觉,摇身一变,一下子成了私有企业,而且是738.05亿二37.3亿 的私有化出售,其操作手法令人惊叹::在惊叹之余,我们不得不思考,它的贱卖式私有化造成 了多大数目的国有资产流失?它是怎么从电力系统控股的国有大企业一步步走向私有化的?出 现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鲁能的私有化究竟造成了多少数量的国有资产流失,具体数值我们不清楚,但•738.05亿 37

3亿•这一等式说明,流失数目是巨大的。其实,鲁能私有化的思路很简单,就是先进行大 规模的员工

持股,实现初步私有化,继而收回员工持股,最后卖给其它私有企业,实现真正的 私有化。我们认为鲁能可能进行私有化,表面上,原因来自于相关人员个人的贪婪、内部人控 制主管部门监管不力,但实质上是国家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大型企业产权管理、控制不力酿成 的必然恶果,

怎样防止这类事件再次发生呢?我们认为应该从加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管控入手,xx管理 咨询公司在如何进行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方面曾经有过较深的探讨,在此拿出来和大家共 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xx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管控

我们所说的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根据国情不同,各国的国 有资产管理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第一,以控股机构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基本特点是,政府主管部门通过设詈大型控股公 司和专


业控股公司,形成控股公司体系一实现管理n意大利是实行这种管理模式的代表n

第二,以财政部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由财政部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对各行各业的 国有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德国是以财政部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的代表,财政部处于核心地 位::财政部负责审批国有企业的成立、解散、合并、股份购买与出售等重大资产经营决策措 施,规定国有企业必须向政府提交的资产经营计划,并以股东身份负责选聘联邦一级主要国有 企业监事会成员,以及管理有关企业资金供给方面的事务。

第三,以综合协调机构为中心的多部门管理模式°在印度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主要是 由两个环节构成的:一是公营企业局,对各主管部门的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并进行协调的同 时,对所有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监督;二是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国有 企业的管理和运营;

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然而直到2003年国务 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设立,才开始把变革下的国有资产管理落在实处。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 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直属特设机构"。按照这个要求,国 资委首先履行的是出资人的职责n不同于投资公司、控股公司或其他国家授权投资机构,他们 的出资人职责是国务院授予的:更为重要的是,国资委对国有资产负责的是监督和管理,而其 他投资公司则负责运营,换言之,国资委管理的是"国有资本",而不是“国有企业"

(图一:国资委的管理预警系统)

国资委的成立解决了多个部门分头行使所有者职能的,但它是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的机构, 还要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这就是"授权经营"。所谓"授权经营"是指由国有资产 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授权符合条件的出资公司、控股公司和大型企业具体母公 司,作为国有资产经营主体,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和参股企业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的权 利,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出资人(国家股东)授权公司 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这就表明母公司董事会在没有获得授权 之前,不具备股东会的职权,股东会的职权由出资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持有。

在这样的组织架构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授权经营的集团母公司,母公司投资的国有独 资、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处于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授权经营的集团母公司与国有资产监管机 构的关系是资产受托与委托的关系,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是集团母公司的出资人,对集团母公司 行使出资人权利及实施监督管理:

2•提出授权经营的集团母公司名单,报国务院或省市政府审批;

2•负责企业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监管、清产核资、资产统计、综合评价等基础 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c56204be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