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10课 古诗三首 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

2022-05-08 05:1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10课 古诗三首 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欢迎阅读!
练习题,古诗,下册,试题,语文

部编版六下语文10课《古诗三首》练习题

课时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重点字词。 咬: 坚劲: 任: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

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练习

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②瘦骨:清瘦的骨头。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与( )一起被称为“小李杜”

A.杜甫 B.杜牧 C.杜荀鹤 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A./马非/凡马 B.此马/非凡/ C.此马//凡马 3.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4.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③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署:衙门。 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 C.吾曹:我们。 D.关情:牵动情怀。 2.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声( ..

①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②憎恶,厌恨。③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2)些小吾曹州县吏( ..

①细小;微小。②稍许;略微。③少许。 3.“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

4.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5.诗人写竹的诗很多,你还能再写出几首吗?




课时练习答案

(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 2C

3)用拟人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邪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阅读练习《马诗》答案 1.B 2. C

3.示例: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4.1)√ 2X 3)√

《墨竹图题诗》答案 1.B

2.1)① 2)①

3. 诗人关情的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4. 表达的是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

5.示例:《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竹》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d34c7d65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