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致橡树》教案

2022-03-20 10:0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致橡树》教案》,欢迎阅读!
橡树,一等奖,必修,教案,语文

《致橡树》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提升学生朗读的技巧,培养诵读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诗歌意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累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诵读为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2、以合作交流为主,教师适时引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陶冶性情。 教学重点

1、学生朗读指导

2、诗歌意象分析、主题情感把握。 教学难点

诗歌意象分析与情感把握。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多媒体运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中国女性几千年来的地位引发学生思考,引出对舒婷《致橡树》的介绍。

二、音读,明确目标、初步感知(学生自主、教师点拨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体验朗读的魅力,初步感知朗读的基本技巧。

2、指出朗读是学习诗歌的方法,介绍朗读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音读、意读、情读。

音读(初级):音准、语速、节奏、重音、语调等。 意读(中级):以理解文意内容为目的,深入体会作者内在情感。 情读(高级)在意读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感受,进而声情并茂地再现作品。

三、意读,分析意象,感受内涵(合作交流、深入探讨) 1、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探讨以下问题:

A、这首诗中两个最主要意象是什么?(明确:木棉——橡树) B、频繁出现了两个人称代词“我”“你”“我”是什么?“你”又是什么? 明确:我是木棉——作者 你是橡树——爱人

C、整首诗在构思上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象征手法)


D、诗中还借助哪些意象来象征爱情中的一方?作者对她们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E 、这首诗的结构上该怎样划分层次?

明确:从“不,这些都还不够!”划分。第一部分表达了传统爱情表现形式的看法,第二部分是对理想中爱情的憧憬。

2(小组讨论)第一部分出现的意象中寄寓着怎样的爱情观?作者对此是什么态度?你在朗读时候会怎么处理?

学生讨论明确:对攀附、依恋式的爱情是坚决否定的,对于奉献式的爱情,作者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高大,为了对方,她愿意献出“日光”般的温暖,愿意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但又觉得这样仍旧没有表达出爱情的全部力量。 ——“不,这些都还不够!



3、朗读指导:

问:第一部分哪些词读重音?

总结:A、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词语——“绝不像”“绝不学” B、突出事物特点的修饰限制语——“攀援”“单调” C、强调某种动作的词语——“炫耀”“重复” 问:朗读停顿的依据是什么? 总结:A、依据标点符号;

B、依据句子的语法结构;

C、在某些需要突出、强调的内容前后;

4、鉴于知识面的的问题,此处教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形象感受木棉和橡树的特点,把握作者意象选择的独到之处,从而更进一步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橡树是一种大型乔木,高度可达二三十米,材质坚硬,树冠宽大,有“森林之王”的美称。木棉是一种花树,花朵大而艳丽,树姿亦巍峨挺拔。既不像凌霄花攀附于橡树,也不像鸟儿依恋橡树,

学生明确:诗人鲜明地表示她不当附属品,不能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提出独立和平等这种爱情观。 板书设计:

致橡树 舒婷

凌霄花 —— 攀附

痴情鸟 —— 依恋 —— 不(失去自我)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 奉献

木棉 —— ——————————————————平等独立



四、情读,调动情感、品味升华(课堂训练、能力提升)

1、学生在组内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所描述的理想中的爱情应该有怎样的表现,朗读时该怎样处理?

此环节主要以学生朗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在反复比较中让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朗读能力得以提升。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朗读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同样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强调融入自己个性化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作业,学以致用、课堂延伸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朗读是声音的艺术两者完美融合从而给人以美的体验。要求学生课余选取自己最欣赏的一首诗,按照音读——意读——情读几个环节来练习,班级内开一场诗歌朗诵会。

六、结语,观念引导、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df55b4ec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