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

2022-03-30 08:5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欢迎阅读!
咬文嚼字,一等奖,必修,语文,优质



《咬文嚼字》教案



教学目标: 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学情分析: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基础薄弱,教授本文主要是带领学生学生筛选并理解文中的主要信息,学会阅读论述类文本。

教学重点: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关风雪描写的“紧”字导入。阅读中要反复咀嚼理解字词的含义——咬文嚼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朱光潜先生的文艺随笔《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的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他是如何理解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文,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二、作者介绍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作者情况。

朱光潜(1897年~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家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三、 分析课文观点:

1、朱光潜先生在文中赋予“咬文嚼字”那些意义? 让学生自行概括,不同意见的同学推举代表写在准备好的胶片上用投影显示或直接写在黑板上。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三段)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第四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最后一段)

2、朱光潜先生举出了文学中的哪些“咬文嚼字”的实例?






学生品读,老师适当点评 材料一: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2、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比较这组句子中的上下两句,说说在用字上有什么变化?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 材料二:1、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2、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3、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这三则材料将的都是李广射虎的故事,第一则里有多个“石”另外两则里都只有一个“石”你认为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材料三:1、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韩愈修改了哪个字,你认为谁的好?

材料四:1、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2、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3、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这三句都是说苏轼在无锡惠山品茶一事,比较这三句,那一句更富有文学色彩?试说明理由。 3刚才我们对这四则材料进行了一番咬文嚼字,那下面我们看看朱光潜先生有怎样的观点,请大家读课文的一到六自然段,看完之后请谈谈朱先生的观点。

教师总结归纳:四个例子,其实是给了我们四个角度,句式不同,情感不同。繁简不同,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联想与否,意蕴不同。由此可见,朱光潜先生要传达给我们的观点就是(学生答)文学的语言要能准确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要能够把自己想要说的通过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心情写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状态下写什么样的文章。用四个例子阐明这个观点的方法叫什么呢?例证法

4、朱先生不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层面上,他还给了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大家读第七自然段,找出他的观点。

明确:语言要创新,不能走套板反应。

在写作中,联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联想的事物一定要有新意,不能落入俗套,如果和大家想的一样了,那就没有意思了,(联系高考。联想走入习惯的渠道以后就会产生板反应,就如第七段所写的,找同学读课文(从第七段开头到就是套板反应 那么大家在平时有没有被套板反应套住的经历呢?大家不妨交流交流。 四、引申: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1)你怎么了---怎么了,你

2)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3)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五、总结全文

六、练习:扩展句子练习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 2



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七、板书设计(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f719353a3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