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401比较教育简答题、论述题

2022-06-01 19:37:4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考00401比较教育简答题、论述题》,欢迎阅读!
答题,论述,自考,比较,00401

.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①从研究领域来说:涉与学前教育的〔所有〕整个领域;重点:学前教育制度和基本的学前教育问题②从研究时间来说,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③从研究X围来看,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研究;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世界学前教育的整体研究④研究深度上,进一步分析各国学前教育的本质。

2.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①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②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③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研究意义:①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②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③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④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

3.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①从比较的时间看: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②从比较对象相互影响的程度看: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③从比较的内容来看: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④从比较方法的性质来看: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⑤从比较对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来看: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⑥从比较X围来看: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4.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①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问卷法: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②文献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已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③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④分析法:最具理性色彩,通过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统计等方法,对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和概括,达到对研究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方法。

1.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分析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①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通过对各国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和趋势,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深对各国学前教育的认识。通过探讨教深层次的学前教育规律等问题,掌握了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加深对本国学前教育的认识。②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作为改革学前教育的工具,学前比较教育向人们提供一种可优化的理想的教育选择。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的或者失败的学前教育经验,是减少本国学前教育盲目性,增强本国学前教育科学性,推动本国学前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借鉴其他国家、地区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的同时把这些经验和教训放在本国的实际境遇中,反思自身,从而更好的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因地制宜的加以改善,从而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③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 当代社会制定学前教育的优质政策离不开对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比较学前教育已然成为学前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因为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信息资源对更好学前教育的追求,是合理地制定学前教育政策的基础;二是因为比较学前教育通过跨文化研究,能够发现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找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探寻到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学前教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方向。目前,为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可在立足本国实际的情况下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④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比较学前教育通过介绍、宣传和传播各国学前教育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促进各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增进国际学前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在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加深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相互了解,加强与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美国学前教育

1. 简述开端计划的作用研究表明:“开端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平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提高家长与儿童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在提高儿童基础学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 ①“开端计划〞以贫困儿童、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处境不利家庭的儿童、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扩大了学前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儿童能够在平等的教育中得到发展。②“开端计划〞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开端计划〞的重点服务项目之一是为少数民族的贫困儿童与其家庭提供服务。 ③“开端计划〞还促进了儿童和家长素质的提高,“开端计划〞为贫困儿童的家长提供大量参与儿童生长、健康、认知能力发展的机会,也为家长提供再学习的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以便家长能尽量为儿童提供较好的家庭环境。“开端计划〞对儿童的影响是长久的,研究表明:与没有接受“开端计划〞教育的儿童相比较,接受“开端计划〞教育的贫困儿童在入学后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2.简述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①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岁—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②幼儿园。主要是为进入一年级之前4-5岁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以半日制为主,具有小学预备教育的性质。 ③日托中心。是一种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幼教机构,招收0-6岁的婴幼儿,目的是使每个儿童在体力、情绪、社会性与智力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3.简述美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课程模式。 ①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又称“发展—互动〞教育方案,继承了杜威首创的进步主义教育传统。其理论基础:心理动力学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约翰森和米切尔、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②高瞻课程: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今天美国最著名的早期教育课程模式。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该课程模式从皮亚杰理论发展而来。③直接教学模式:为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赶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1966年由贝瑞特和恩格尔曼所设计的教育方案。其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④光谱方案: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其理论基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理论。

4.简述美国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课程类型。 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儿童发展助理〔CDA〕国家证书课程和儿童发展助理〔CDA〕职业预备课程三种。①学位课程:有学士学位课程、大专学历课程、副学士学位课程和硕士学位课程。②儿童发展助理〔CDA〕国家证书课程:是一个国家级的教育项目,主要是为评估和提高在中心幼儿园、中心托儿所、家庭日间保育、家庭访问者环境下工作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技能,也向有双语教学需求的儿童提供特殊服务。③儿童发展助理〔CDA〕职业预备课程:需要学习者从事相关研究,研究有实地调查、课程学习和最后鉴定三个阶段组成。

5.简述“发展适宜性〞的内涵。 ①年龄适宜性:即早期教育必须考虑儿童自身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对儿童进行因势利导②个体适宜性:即强调适宜的教育方案必须考虑儿童个人的发展速度、认知方式、学习风格等个性特征③文化适宜性:即强调有效的早期教育需要将教育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并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1. 分析美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问题: ①课程过于强调学业技能学习。 20XX美国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幼儿教育标准化运动,反映了政府对学业准备特别是对早期读写教育的关注。在全国教育标准、k-12学习标准与“开端计划〞结果框架的指导下,各州纷纷颁布了早期学习标准。早期学习标准的颁布给早已经进行的综合教育课程和生成课程带来了挑战。为了达到这些标准,幼儿教师不得不在教育活动中选择那些能够达到标准的课程内容,教师的关注点由原来的儿童发展适宜性转向课程的学业性。②教师资历和待遇差异显著。美国幼儿教师资格差异较大,既有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幼儿教师,也有许多只取得儿童发展助理教师证书或只取得二年制专科毕业副学士学位的幼儿教师,甚至还有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的幼儿教师。教师资历差异显著。另外,美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与社会地位也不高。③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冲突。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理论层面和教育实践层面。在理论层面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选择的冲突;二是有关早期学习理解方面的冲突;三是学业准备与全面发展的导向冲突。从实践层面来看冲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游戏和自主探索与针对早期学习标准中有关指标的练习性方法的冲突;二是个性化教育“一刀切〞的教育模式的冲突;三是真实性评价与标准相关的测试性评价的冲突;四是教师的适应困难:信念、情感与教育行为的失衡。 展趋势:① 政府加大投入,满足不同教育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为了提高幼儿学习的欲望与能力,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家庭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需求,为入学做好准备,大幅度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如20XX国会提出了《儿童保育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在20XX财政年度拨款23亿美元,以后每年增加2亿美元,20XX该项拨款额达到31亿美元,用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美国政府还颁布了数量众多的学前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进行规X,保证了资金和合理使用。②立足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增强课程的综合性。 1987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发表了关于《0-8岁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影响体现在课程的综合性上:课程模式的综合性表现在美国教育工作者采用将传统的成熟论模式、直接教学模式以与认识相互作用论模式综合起来的课程模式;课程目标的综合性不再走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的极端,而是把两种价值整合起来,学前教育应是培养“完整自我〞的教育,即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课程实施手段的综合性体现在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对儿童施以教育。③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有效融合。近年来,学前教育工作者做了许多工作以促进早期学习标准和“发展适宜性〞教育的融合。一是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学者们认为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之间应是和谐的关系;其次,学者们呼吁早期学习标准应充分考虑到标准达成的灵活性;第三,教师要树立游戏、方案教学是实现早期学习标准的有效途径的观念;第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真实性评价的方式对早期学习标准进行评价。二是教育实践与相关部门作出积极的响应。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作为“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提出者,能够积极应对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这说明“发展适应性〞教育与早期学习标准之间确实是课程相互融合的。 提升教师资质,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立法和充裕的经费投入来促进学前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奥巴马政府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并且得到与他们工作付出相匹配的报酬。〞还在《改革蓝图》中指出:教育质量的关键、最主要的因素是站在教师前面的老师〞。“为此,要着力改善学前教师的教学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奥巴马政府还将幼儿教师同中小学教育置于同等地位,认为“必须从专业角度看待教师〞。

2. 根据《发展适宜性》中关于教师作用的观点,分析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作用。1〕关于教师作用的观点: 20XX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出版了《0-8岁儿童早期教育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第三版〕,新版本除了重申“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应性〞外,还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提出教师的作用在于:创建一种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明确定位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目的;精心策划一套能够实现教育目的的课程;积极建构可以评价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标准;持续搭建与家庭建立互惠关系的家园合作桥梁等方面。 2〕结合我国幼儿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作用,谈谈启示作用。20XX,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新课程在改变幼儿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角色。 成为倾听、观察,理解型的教师; 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 成为创造型教师; 成为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

3. 论述美国开端计划的内容与作用,并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1〕开端计划的内容与作用: “开端计划〞的内容:“开端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服务项目和实施办法。

.


.

“开端计划〞的总目标是提高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来自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机体能力;通过鼓励儿童的自信心、好奇心、自发性和自律行为来促进他们在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等6条。“开端计划〞的服务项目具有多样性,包括教育服务、健康服务、社会服务与家长参与。 “开端计划〞由美国政府专项拨款以保障其实施。 ②“开端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平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提高家长与儿童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在提高儿童基础学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2〕对我国的启示:美国开端计划在追求学前教育公平问题上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①首先,政府应重视弱势补偿,积极推进儿童教育机会的均等。②其次,我们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开端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体系,各类服务项目的相互协调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最适宜的教育条件,使儿童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我国,处境不利儿童所涉与的对象是很广泛的,而且由于地域、环境、历史传统等差异,决定了对他们的教育不可能是统一的、标准化的,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③再次,我们可以利用社区资源为处境不利儿童与其家庭提供服务,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服务网络。开端计划是调动各种社区机构资源来维护幼儿利益的先驱,我国对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也可以借鉴开端计划的做法,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服务网络,通过家庭教育辅导站、儿童节假日活动室、幼儿教育辅导站等形式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补偿教育

第三章 日本

1.简述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①幼儿园。由文部省管辖,依据《学校教育法》设立,招收3岁至入学前的幼儿。主要任务教育。②保育所。由厚生省管辖,依据《儿童福利法》设立,是为缺乏保育的0-6岁儿童设立的保育兼福利机构。主要任务保育。③认定儿童园。认定儿童园是集幼儿园和保育所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对0-6岁儿童实施教育和保育,同时为家庭提供教育支援。创建认定儿童园是日本幼保一元化改革的措施之一。

2.简述日本的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异同。 1〕管理部门、设立依据、招收的年龄不同 幼儿园。由文部省管辖,依据《学校教育法》设立,招收3岁至入学前的幼儿。 保育所。由厚生省管辖,依据《儿童福利法》设立,是为缺乏保育的0-6岁儿童设立的保育兼福利机构。②教育目的不同: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保育幼儿,为其准备适当的环境,帮助其身心发展。保育所的教育目的在于每天接受家长的委托,对其缺乏保育的婴儿或幼儿进行保育。③幼儿园在园时间不同:幼儿园的教育时间一般为每天4小时,各个幼儿园可以自己决定教育时间;保育所的教育时间以每天8小时为标准,保育所可以根据婴幼儿家长的工作时间与家庭状况延长保育时间。④教育内容相同:幼儿园和保育所教育内容由5个领域构成: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

3.简述日本“天使计划〞的基本方向与其施策重点。①提供支援以缓解家长育子与工作之间的矛盾②支援家庭育子③改善育子家庭的住宅以与生活环境 ④实施宽松式的教育促使人才的健全育成⑤减轻育子的费用⑥施策重点包括:推进入园奖励事业的发展;适当减轻乳儿保育费和多子女家庭的保育费;在学校中发展育英奖学事业等。

4.简述日本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 日本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包括5大领域: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 ①健康领域:培养幼儿开朗舒心地活动,体味充实感;充分活动自己的身体,具有继续运动的意愿;养成健康且安全的生活所必须的习惯和态度。②人际关系领域:培养幼儿享受保育所的生活,体味用自己力量行动的充实感;以爱心和信赖感亲近身边的人,并加深联系;养成适应社会生活的习惯和态度。③环境领域:培养儿童爱护周围环境,接触自然,由此关心各种各样的事物,并对此感兴趣;自己主动接触周围的环境,享受发现的乐趣,善于思考,并努力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在观察、思考、接触周围事物的过程中,丰富关于事物的性质、数量和文字的感觉。④语言领域:培养幼儿体验用语言表达自己心情的乐趣;认真听他人说话,表达自己经历的和思考的事情,体验语言交流的喜悦;理解日常生活必要的语言,同时喜欢读画册和听故事,与保育士等人与朋友心意相通。⑤表现领域:培养幼儿对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持有丰富的感性;享受表现自己感受的和思考的事情的乐趣;在生活中丰富感受,享受丰富多彩的表现。 5.简述日本学前教师的任用资格。

1) 日本的学前教育师资也可以分为教师和保育士两种,幼儿园教师称教师,保育所教师称为保育士。 2) 日本国立、公立和私立幼儿园教师,均需具备幼儿园教师XX书。日本现行的教师XX书制度,以1998年修订并于20XX开始实施的《教育职员许可法》为依据。将教师XX书分为普通XX书、临时XX书和特别XX书三大类。 第一类普通XX书中,幼儿园教师证书又分为专修XX书、一种XX书、二种XX书,这三种XX书由各督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授予并在日本全国内通用。其中,专修XX书是最高级的XX,授予修完学前教育专业硕士课程的研究生,或在幼儿园工作一定年限并通过在职进修达到硕士水平的学前教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的教员;一种XX书是标准资格,授予获得学士学前的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二种XX书授予子啊短期大学学习两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至少修完62学分的大专毕业生。 临时XX书授予参加当地督道府县举行的幼儿教师任用考试,经“教员检定考试〞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这种XX书尽在当地的督道府县使用,持临时XX书的人只能做助理教师或助理养护教师。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并通过在职进修获得规定学分,经“教员检定考试〞合格后,可获得正式XX 20XX,日本参议院表决通过《教育许可法》《教员许可法》修改条文的重要内容是,规定教师XX书的有效期10年。

6.简述日本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的形式。 日本对职后幼儿教师的进修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对教师进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提出在职进修是每个教员的义务,主管单位必须为之提供各种条件,并规定进修方式有脱产和不脱产两种,对新任教师和10年经验教师的研修做出规X。①新任教师研修。是指新任幼儿园教师必须在工作的第一年边工作边进行试用研修,接受新任教师专业培训。②10年经验者研修。是为了对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所提供些研修。③除了必须的进修和培训外,日本还有一系列不定期的幼儿园教师在职研修活动。如政府举办专题的学习与讨论讲座与研习班;另外还有一些社会团体,如日本国立公立幼儿园园长会、全日本私立幼儿园联合会扥组织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活动。

7.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①两次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②制定“天使计划〞③修改《教育基本法》 ④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8.简述日本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①少子化给学前教育发展带来不利影响② 学前教育机构二元化体制的弊端凸显

9.简述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①积极推进幼保一元化改革②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3) 重视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力量 1.论述日本学前教育沿革的阶段与其主要内容。 日本学前教育沿革经历了初创和起步阶段〔明治初期—20世纪40年代初〕、战后恢复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80年代〕和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①初创和起步阶段〔明治初期—20世纪40年代初〕主要改革内容:创立学前教育机构和颁布《幼儿园保育与设备规程》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令》,开始实行有纲领、有计划、有措施的教育改革。1876年,创立了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1890年,民间人士赤泽钟美夫妇在新泻市开办日本第一所托儿所。1899年文部省颁布了《幼儿园保育与设备规程》。这是日本第一部有政府颁布的有关幼儿园的法令,详细规定了幼儿园的保育目的、编制、组织、保育内容、设施设备。它奠定了日本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推进了日本学前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②战后恢复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80年代〕主要改革内容:颁布《教育基本法》和《学校基本法》;制定与修订《保育大纲》;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颁布《儿童福利法》,制定《保育所指南》。这些举措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③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改革内容:两次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制定“天使计划〞;修改《教育基本法》和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对育儿和保育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相继出台了育儿支援政策、法规。学前教育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学前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学前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2.论述日本历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主要内容: 20世纪60年代,日本更加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64年,日本实行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七年计划〕旨在提高5岁幼儿入园率,要求使入园率达到60% 1972年,日本实行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十年计划〕旨在提高4-5岁幼儿入园,要求4-5岁儿童全部入园。为了巩固和发展前两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成果,90年代日本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91年文部省开始实施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十年计划〕,要求到20XX,让所有希望入园的3-5岁的幼儿都能入园。20XX,日本提出了题为“面向幼儿教育的充实——幼儿教育振兴计划〞的改革计划,实施期间为200120XX,该计划的把注意力放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方面,注重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社区和家庭养育儿童的支援,提高幼小衔接质量,其核心内容是整顿幼儿园教育的条件。20XX,日本有制定并实行了新的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62010,此计划提出了《关于适合环境变化的今后的幼儿教育的应有的状态——为了幼儿的最佳利益》的咨询报告。报告中提出了“促进幼儿园和保育所的合作,认定儿童园制度的灵活利用等振兴幼儿教育的“七大政策支柱〞。 2〕意义: 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以提高幼儿入园率为落脚点,彻底改变了日本以往家庭和社会不重视学前教育的传统观念,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作为普与和发展学教育的政策指南和行动纲领,对日本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府支持。 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提高的入园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幼儿园、家庭与社区教育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学前教育的普与与发展。

3.论述日本二元化学教育体系。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逐渐形成了二元化的学前教育体系。幼儿园主要招收3-6岁儿童,保育所主要负责0-6岁儿童的教养。由于幼儿园和保育所在创办宗旨、服务对象、招生年龄、作息时间等方面的不同,给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①首先,幼儿园和保育所存在明显差异,学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是由家长的社会经济情况决定的,这有悖于教育机会均等。②其次,幼儿园和保育所难以协调保教之间的关系。幼儿园偏重教育功能,而保育所偏重保育功能。③另外,幼儿园和保育所相互独立,不能满足幼儿家长多方面的教育需求。

4.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前教育改革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 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是第三次教育改革不断走向具体化。新世纪以来,日本少子化、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学前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努力营造一种较为宽松的社会育儿环境,日本政府对育儿和保育政策做了重大调整,相继出台了育儿支援政策、法规。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次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制定“天使计划〞;修改《教育基本法》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2〕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幼儿教育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不断改革与发展。 制定相应的法规, 以法治教。③ 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各种幼教机构联合起来,共同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幼教机构既要为家庭、社区服务,又要 善于利用家庭、社区的资源为幼教机构服务。

第四章 俄罗斯

1.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机构类型。 托儿所〔招收2个月-3岁儿童〕,以养护为主;②幼儿园〔招收3-7岁〕,是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③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招收2个月—7岁的幼儿〕,是苏联第一次教育改革的产物。④家长管理中心。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学前教育活动,配合幼儿教师对儿童进行教学与 管理的学前教育机构。⑤社会服务型学前班。是对37岁儿童提供教育、兼具全日制和寄宿制为一体的学前教育机构。

.


.

2.简述1962年《幼儿园教育大纲》的特点。①《幼儿园教育大纲》将原来婴幼儿〔0-3岁〕和学前儿童〔3-7岁〕互相分离的教育内容系统化、一元化。②《幼儿园教育大纲》中,将出生后2个月到7周岁的儿童,按年龄阶段安排教学内容,7个班③《幼儿园教育大纲》更注重游戏的作用,对于游戏的指导与其组织形式都做了具体指示和规定。 4) 以前的《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不同,《幼儿园教育大纲》将教育方法从教育内容中分离出来,专门规定了教育方法。

3.简述克鲁普斯卡娅关于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①强调教育本质的阶级属性 ②反对“遗传决定论〞与“自由教育〞③批评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4.简述乌索娃对俄罗斯学前教育的主要贡献。①将教学原理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并加以具体化②确定了苏联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内容③提出学前教学的新方法——指示法④确立幼儿园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必修作业。

5.简述福辽莉娜的学前教育思想。①主X从早期开始通过绘画、泥工等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强调发展创造性必须与儿童的年龄特点相适应,与教育教学相结合。②根据幼儿认识世界的特点和具体形象性思维特征,她为学前各年龄段儿童制定了造型活动教学的示X大纲。③规定了主题画、实物画、装饰画和意愿画的不同要求,并提出了一系列绘画教学的方法。

6.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目标。《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在开展学前教育工作中力求达到以下目标:①提供安全的环境,保护幼儿免受一切生理、心理的伤害,保证幼儿身体的发展,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②介绍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创造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保证幼儿创造性才能和兴趣的发展。③传递人类的文化遗传,尤其是俄罗斯的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同时提供学习民族艺术作品,民间工艺品的机会,培养幼儿的美感艺术素养。④帮助幼儿养成愉快,乐观的心境,满足幼儿情绪交往的需求,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⑤对缺陷幼儿进行矫治,给予帮助,保障儿童与个人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权利,为保证儿童的充分发展与家庭相互作用。

7.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遵循的原则。①关注幼儿个性差异,使所有幼儿均能适应的原则② 注重对儿童思维的促进与创造力培养的原则③依靠自身发展的原则④追求人格平衡发展的原则。

8.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途径。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一日活动。①游戏活动②教学活动③特殊活动④交往活动⑤自由活动。

9.简述俄罗斯学前师资的职前培养方式。根据《关于俄罗斯联邦建立多层次高等教育的决议》和《关于建立多级结构师X教育体制》两个文件,俄罗斯师X教育构建成多层级不间断的开放式体系。 ①中等师X学校。又称幼儿师X学校,是俄罗斯学前教育培养的主要机构。一部分是招收八年制学校的毕业生,修业四年。另一部分是招收十年制学校的毕业生,修业两年,学习专业知识。 ②师X专业学校。师X科学校是以培养幼儿园、小学教师为主的教学机构,学制三年。课程分为普通教育科目、专门科目、教育科目和实习科目四大类。 ③师X学院和师X大学。师X学院和师X大学是俄罗斯师X教育体系中更高一层的教育教学机构,学制4-6年不等。4年学制主要培养教育学学士,5年学制培养教育专家,6年学制培养教育学硕士。

10.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经费危机②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需求〔供不应求〕③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教育模式的实现存在困难

11.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①突出科学、人道的儿童教育理念 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民族化〕③注重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与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④ 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 论述题

1.对俄罗斯当代的学前教育改革进行评析。199112月苏联正式解体,分裂为15个国家,俄罗斯联邦成立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开展了以“多元化、XX化、人道主义化地发展教育〞为目标的新一轮教育改革。这场改革是在1988年苏联教育改革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苏联20世纪80年代后期教育改革的延续。俄罗斯立足新的社会背景,颁布多个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1992年,颁布《俄罗斯联邦教育法》1996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使其成为俄罗斯的教育基本法。《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关于俄罗斯教育领域的国家政策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宣布“教育领域是优先领域〞;二是强调国家教育政策的“组织基础〞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三是硬性规定“不允许在国立和市立教育结构中、在教育管理机关中建立政党的、社会政治和XX运动与组织〔团体〕的组织机构并开展其活动〞。《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的颁布把学前教育机构推入了市场。②1994年,俄罗斯起草了《关于教育领域非国有化、非垄断化法〔草案〕,为了加速教育私有化的发展,实行教育机构的非国有化和非垄断化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教育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在致力于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人才市场需要的同时,使教育系统能够补充、吸收非国有资金。③《学前教育国家标准草案》为了规X学前教育机构,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调整管理制定了《学前教育国家标准》进行了学前教育机构评估鉴定和资格认证的程序和制度的实验。1997年发布的《学龄前和学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标准条例》对学龄前和学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作出定位。明确了学龄前和学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是实施学前普通教育大纲和初等普通教育大纲的教育机构。规定了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与接纳对象的X围和儿童教育机构的房舍与班额标准;提出了从三个方面来保障学前教育与初等普通教育的衔接性。⑤1999年,俄罗斯教育系统19992001素质教育计划》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幼儿阶段是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是奠定公民素质的前提,也是培养儿童责任心和开发能力的时期,学前教育的任务是不仅要给儿童一定的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性格、品质、生活能力、良好习惯、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⑥20XX俄罗斯出台了《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教育兴国思想的决议》,其中明确提出“教育兴国思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政府一贯重视学前教育事业与坚持学前教育改革是分不开的。以上相关法律条文的颁布,反映了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现在与未来发展的责任感。

2.论述当代俄罗斯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与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存在的问题:①教育经费危机。教育经费危机一直是俄罗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导致了俄罗斯教育系统功能的下降和教育基础资金的匮乏。②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需求〔供不应求〕。近几年,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不断提高,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数量不断增长。幼儿园数量不足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学前教育资源处于紧X状态。③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教育模式的实现存在困难。在课程改革中,尽管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教育模式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但因教师缺少以儿童同伴身份与儿童交往的技能,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多年形成的“教师中心〞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完全实现还有困难。 2〕发展趋势:①突出科学、人道的儿童教育理念。俄罗斯20XX版《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大纲》主X更加人性化地对待儿童。突出科学、人道的儿童教育理念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俄罗斯学前教育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突出文化适应性原则,重点强调民族教育的价值和传统。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教育一个使儿童掌握人类文化各个组成部分的过程,要求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教育活动中都要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内容。 ③注重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与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俄罗斯学前教育专家们认识到学前教育并非一个孤立存在的阶段,做好学前教育的衔接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俄罗斯学前教育专家指出,幼小衔接是一个双边过程。需要两个教育机构之间的共同努力。20XX,俄罗斯联邦政府普通教育委员会批准了《连续教育内容构想》,在这个构想中制定了学前与小学儿童不间断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儿童教育内容的筛选原则,学前教育的内容等,体现了不间断教育理念。④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俄罗斯通过学前教育立法加大对学前机构的监管力度。《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要求对学前教育机构定期进行评估鉴定、资格认证、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除了对幼儿园进行检查外,俄罗斯政府还对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规X3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结合知识点适当展开〕 对学前教育的重视②重视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 ③逐步实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 ④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注重学前教育教育与小学之间的衔接

第五章 英国学前教育

1. 简述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①保育学校和保育班。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岁的儿童,由一位首席教师负责管理。保育学校的工作人员受过教师和保姆的双重训练。保育班一般招收3-4岁的儿童,进行1-2年的学前教育。②日间托儿所。由卫生部门领导,一般由地方当局、企业单位与私人团体开办,属社会服务性质,主要招收由社会救济部门送来的2-5岁以下的“高危儿童〞和“中危儿童〞,由保姆负责保育工作,以照顾为主要目的。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师生比例是1:3,对于年纪大一些的孩子是1:41:5游戏小组。是英国学前教育中的特有现象。

2.简述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投入大量资金,改善职能部门,制定众多计划,启动了全面整合学前儿童服务体系的改革进程,开启了全面整合学前儿童服务体系的时期。具体措施如下: 制定并实施“幼儿凭证计划〞,解决家长、中央、地方政府之间公平合理的费用负担问题。①实施“开端计划〞改善不利地区儿童的生活环境,消除贫困、预防社会排斥等②制定《基础教育3-5〕岁课程指南》统一幼儿教育质量标准③发布“2006教育计划〞提高高新技术的掌握。④发表《每个儿童都重要》重构儿童服务方式,创造教育、健康、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服务框架。⑤出台《儿童保育十年战略》提高儿童保育质量。⑥推行《早期奠基阶段规划》为0-5为儿童学习、发展与保育确定了标准。⑦发布《儿童计划: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帮助学校更有效的与家庭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合作。

3. 简述英国学前教育课程实施途径:英国学前教育主要通过活动实施,具体为以下几方面进行:①一日活动:他是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②区域活动:是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③ 游览活动:他是利用家庭与社区独特的教育资源促进儿童的发展。④大型专题活动:是对儿童某一方面的发展而采取的专门活动。

4.简述英国早期专业教师认证标准的具体内容:针对早期专业教师提出了6个方面的标准: ①专业知识和理解:早期专业教师必须对早期基础阶段的基本理论、儿童早期阶段身心发展特点与法律规定的该阶段的任务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②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实践:早期专业准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可以有效的进行教育活动。③与儿童的关系:早期专业准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与儿童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促进儿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④同儿童家人和照顾者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早期专业准教师应了解如何进行家庭与学前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为儿童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童年环境,这也是必备的素养之一。⑤团队精神和协作:早期专业准教师需要与同事一起协作,共同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从而为儿童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⑥专业发展:早期专业准教师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学前事业做出自己的奉献。

5.简述英国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模式.英国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训课程主要分为三类:①早期或初期课程:他是目前英国教师培养的主要模式,培训时间为1年,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课程。其中理论课程包括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教学法〕、基础课程〔艺术音乐、戏剧、体育、历史等〕、专业研究课程〔儿童发展与儿童学习方式的研究〕。②儿童、青少年与教育研究文学学士学位课程:为期4年,第一年学习儿童、教育与学校、研究方法等;第二年学习一系列与教育学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ecad335a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