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2022-07-25 08:49: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欢迎阅读!
小学生,作文,培养,修改,能力

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极为不利。修改作文也是作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习作的延续,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上。

一、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动机。据调查,学生在完成首次习作后,能直觉“回头”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的只有少数,在学生思想中,完成习作已是不容易,要再修改就没有意思,自己作文的好坏,老师说了算,老师会帮助修改。心理学理论认为:动机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它是目的的出发点。所以,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动机,成为了首要。

1、名人故事引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讲述“推敲”“一字师”“王安石改诗”等故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收集古今中外关于锤字练句的故事,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各家的做文态度,明白名文与精心修改的关系。

2、品析名篇佳作。好文章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佳篇名作总能体现作者在布局谋篇,谴词造句方面的匠心独运。指导学生对名篇佳作进行赏析或评论,感悟作品的绝妙好问等,让学生常受佳作的熏陶,逐步培养学生对作文追求美好的愿望。

3、写评语激趣。根据小学生好表扬的特点,我采取写评语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改文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改文的兴趣。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不能仅评点文意,选材、构思,还抓住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写些鼓励性的评语:“这句话改得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这个结尾改后比原来的好多了,你听讲评时真专心!”这些鼓励修改的评语费时少,效果好。

二、培养学生检查作文的习惯

首先,学生写完文章后要让他们多读几遍。老舍曾说过:“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看念得通顺不,逻辑性强不,看看句子是否有不够妥当之处。”平时,我要求每个学生写完习作后,至少要读三次。一是默读,检查文章中心是否明确,详略是否得当,层次是否分明;二是朗读,检查有无病句,段落之间衔接是否自然,前后是否连贯等;三是指读,检查有无错字、添字、漏字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

其次,要鼓励学生多问,学生写完习作,反复读几遍后,好像觉得已没什么可改的了,这时应该让学生向同学,教师或家长求教。如一位学生写卧病中的妈妈,写道:“脸不如以前,心里十分难过。”教师在作文本上画上问号。他读了几遍后也没发现其中的毛病,后来求教老师,老师让他先想想这句话通顺不通顺,与中心有无关系,并提醒说,对表现中心关系密切的句段要着力写好。他恍然大悟,把这段改为:“在灯光下,我看见妈妈的脸比以前瘦多了,头上添了几根白发,眼睛陷下去,两眼布满血丝。妈妈为了我的病快点好,日夜陪伴在我身边,


我心里十分难过。”这样一改,文章的内容就显得具体充实,语句也通顺了。 三、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学习修改

常言道:“掌握了方法,事情就做好了一半。”由于受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制约,学生对修改作文往往只限于改正文中的错别字,改通文中的病句,而对于准确用词,修饰文字,安排详略等的修改就无以下手。所以,要让学生自改作文,就必须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师示范改,给学生指引路子。让学生修改文章,要解决好“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批好的作文发下后,应该让学生的批改的文章,看哪些地方改了,哪些地方添了,哪些地方画掉了等,再让学生看教师的批语,了解为什么要改。教师也可通过具体分析评给一篇代表性的文章,用幻灯片或抄在黑板上,一句一句地评改,并逐句说明为什么这样改,让学生掌握改文的方法,知道如何下手改,改哪些方面等。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

指导学生自己修改。在学生明确修改方法后,就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筋修改。学生修改后交上的作文,教师通过批语或修改符号,指出问题,要求学生再改。尤其对内容空洞,语病较多的文章,学生从字面上看不出需要的修改的地方,这就要学生深入思考。如教学《飞夺泸定桥》《草原》等课文后,学生初步了解事物和环境的关系。在让学生写《一次野餐活动》时,不少学生忽视环境描写。教师应在交他环境的地方加个眉批:“这里的环境怎样?”写师生野餐时,有的学生只笼统地写道:“老师和我们一起吃饭,非常亲热。教师就在旁边批道:“从哪儿看出?师生说些什么话?怎么说的?”作文本发下后,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再进行认真修改,教师需及时给予鼓励。

指导学生互相修改。学生互相修改作文是培养修改作文能力的好办法。学生间彼此修改,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但是由于儿童智力发展和环境影响的差异,童的生活体验,兴趣爱好各不同,写作的能力也存在差别。因此;教会学生之间互改,要循序渐进,需要教师指导。一次习作后,教师可先将初稿收起,进行了解性阅览,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向学生讲明评改的要求,指导学生修改。修改过程中,让学生相互评论,相互评改,教师要严密组织,对共性的问题要给予提醒。这样才能严格训练,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独立修改的能力。

总之,在作文自改教学活动中,只要教师引导、点拨恰到好处,注意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显现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1d5621ec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