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2022-07-20 19:0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将进酒》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赏析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诗歌复杂情感的品读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入课文:自古以来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李白更是酒中仙、诗中仙,首先请同学们朗读杜甫写李 白的一首诗:

饮中八仙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对李白的喝酒与作诗给予了精彩的描述,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李白醉酒时写的一首诗,下面我 们一起走进《将进酒》,走进诗人的灵魂。

二、 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岀情感,读懂大意。生读生评。

三、 例分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 •诗句哪一个字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明确:悲”字。

2 •诗人为何而悲?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呢?

明确:诗人悲人生短暂功业无成。

黄河之水”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时光一去不复返和人生短暂渺小的悲

叹,青丝”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时光飞逝功业无成的感慨。运用了反衬、比喻、夸张、起兴等你手法。

3 •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如此感慨,诗人此时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际遇呢? 提示:请学生分析课文注解一。 明确:诗人此时大约 52岁,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因而产生人生短暂功业无成的悲叹。 4 •诗人的悲和李清照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之悲有何不同?

明确:诗人的悲是悲而不伤,这与诗人受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的影响有关。 5.这两句诗如何划分诗句的节奏?如何读出诗人的情感?

明确:节奏,君不见丨黄河之水丨天上来,奔流丨到海丨不复回。君不见丨高堂明镜丨悲白发,朝如青丝 丨暮成雪。(根据诗意,根据结构)

重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强调突岀) 缓急,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应慢一点。(表达悲情) 语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用升调读,(读出气势) 情)

四、学生小结理解诗人情感的基本方法,教师订正。 1 .抓关键词 2 •品析意象

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降调读。(读出悲


3•结合背景 4 •理解手法

五、 生自主赏析其它诗句,要求: 1 •自由朗读,边读边析。 2 •运用方法,品析情感。 3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 师总结诗人情感。

品读小结:全诗围绕一个 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 一欢乐一愤激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 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 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酒是引子,愁是血液, 狂是脊梁。 七、 读诗歌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八、 置作业:背诵诗歌。

附板书:

情:悲伤一欢乐一愤激一狂放T 读:把握节奏把握情感借助想象进入诗境 方法:1 .抓关键词

2. 品析意象 3. 结合背景 4. 理解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913f5af4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