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主题异彩纷呈——赏析氓与孔雀东南飞

2022-05-01 01:3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弃妇主题异彩纷呈——赏析氓与孔雀东南飞》,欢迎阅读!
弃妇,孔雀东南飞,异彩纷呈,赏析,主题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弃妇主题,异彩纷呈 ——赏析《氓》与《孔雀东南飞》

摘要:爱情、婚姻、家庭问题是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而弃妇诗是这一主题中较为突出的一类。在弃妇诗中,《氓》和《孔雀东南飞》是成就较高的作品。这两首诗的主题相同,但各具艺术特色,异彩纷呈。

关键词:《氓》《孔雀东南飞》、弃妇、艺术特色、不同

爱情、婚姻、家庭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这一部分一直是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占据着诗歌创作的重要地位。其中关于妇女的弃妇诗,对于人们洞察当时婚姻家庭状况,了解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待遇有一定的凭借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类诗。

在以弃妇为主题的诗歌中,《诗经》中的《氓》和汉乐府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是两首成就较高,备受世人称赞的诗作。因其创作的时间、历史背景等条件的不同,虽同属弃妇诗,但这两首诗歌所呈现的艺术特色却迥然不同,各放异彩,值得赏析。

现就这两首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简单的赏析,通过《氓》与《孔雀东南飞》之间的艺术差别,来认识《诗经》与汉乐府诗歌之间的不同。

一、 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的不同。

虽然《氓》和《孔雀东南飞》是同一主题的叙事诗,但所运用的具体叙述手法却各不相同。《氓》是一首夹杂抒情、议论的叙事诗,它通过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地讲述了弃妇在开始时是如何被虚情假意的氓欺骗,与其恋爱直至最后又是如何被其抛弃的整个过程,含了弃妇的辛酸和哀怨。诗歌以弃妇的口吻真实地讲述了自己的痛苦经历和内心的感受,叙述过程中,掺入了议论,“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以亲身经历“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来告诫世间女子:男子是变化无常的,对爱情不专一。而《孔雀东南飞》则是一首长篇的叙事诗,它以诗歌形式叙述了一个婚姻悲剧,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为中心,围绕其家庭矛盾来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而这种诗歌表达方式不同于以往的表达方式,诗歌中有人物,故事起因、发展、高潮以及结局等要素,具有小说的影子,故事性较强。

二、诗歌所塑造的弃妇形象的不同。

《氓》中的女主人公之所以被抛弃,是因为年老色衰,不再年轻美貌,才惨遭丈夫氓无情的抛弃,而非她本身言行的不对。与无情无义的氓相比,诗中的女主人公,可以说是个好女子。她在恋爱是,真心付出,对氓痴情一片,“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言”。婚后,她吃苦耐劳,勤劳持家,“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同时,她又刚强,果断地与氓决绝,“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自我清醒,勇敢地奋起反抗氓的暴行与抛弃。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因为不受婆婆喜爱,被婆婆遣送回家,才成为弃妇。刘兰芝既有才华又能干,“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诵诗书”“三月断五匹”她年轻漂亮,“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知书达理,“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她对爱情坚贞不渝,与丈夫相起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表明心迹;她在封建礼教的长期影响下,对封建家长妥协、退让。“处分适兄意”“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她又具有反抗封建家长制迫害的精神,与丈夫相约“黄泉下相见,无违今日言”以死抗争。

三、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不同。

《氓》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以被看成是当时封建社会中成千上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可以,她们只是丈夫们的附庸。这决定了氓可以“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世人冷淡“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而女主人公只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这种不公正待遇,深刻地揭露了妇女受压迫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男尊女卑的夫权制度的严厉批判,对压迫妇女进而造成妇女悲惨命运的夫权制度种种恶行的无情控诉。

《孔雀东南飞》则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扼杀人性,催残美满幸福婚姻的控诉。中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为了爱情与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进行抗争,最后以死殉情。它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罪恶。诗歌以带神话色彩的结局收笔,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四、诗歌中出现得最多的一类词的不同。

在《氓》中,出现最多的一类词是叹词。当诗人抒发强烈的感情或深沉的思想时,经常用一种呼声或感叹词来表达。在第一章中,弃妇在追述婚前的恋爱生活时,因感情比较稳定,没有使用叹词。第三章转入抒情,感情激昂,连用两个“于嗟”(哎呀);三个“兮”(啊)两个“也”(呀)。第四章对“桑落”有所感触,用了一个“矣”。第五章诉说被丈夫无情地虐待,被兄弟讥笑,情绪最激动,连用了六个“矣”字,借以表达她沉痛的心情。最后一章她表露出了对氓的愤慨和决绝,为加强语气而拉长了音调,坚决地唱出:“亦已焉哉”(也就算了吧)“焉哉”二字连用,就犹如歌剧幕终,使人听了,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感。

而在《孔雀东南飞》中,出现最多的一类词却是数词。数词的运用有时是泛指某事的程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度或某物的数量,有时是特指,明确指出事物的数量。在第二章中“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三日断五匹”中的数词是特指,极言兰芝的能干。第三章中的“共事二三年”,其中的“二三”是泛指兰芝与仲卿成亲已多年。第四章的“箱帘六七十”中的“六七十”是泛指,用来说明箱帘之多。第五章的“事事四五通”中的“四五”为泛指,道出兰芝整理装容的认真和仔细。第八章的“还家十余日”“年始十八九”,第十一章的“未至二三里”这些句子中的数词都是泛指,不确定的。第九章的“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中的数词也都是泛指,道出迎亲队带来的聘礼以及随从之多,迎亲场面隆重盛大,渲染了热闹、喜庆的气氛。其余的数词皆为特指。

五.语言特色的不同。

在《氓》中,语言朴素,直白明了,不难理解。“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非来贸丝,来即我谋”这句就很浅显易懂,一看就知道讲了些什么,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整首诗为四言句式,语句简短,音节自然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四言句式的概括性较强,了了几句涵盖了千言万语。如“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简简单单四句话,十六个字,就将弃妇婚后多年来起早贪黑,做牛做马地不辞辛劳独自一人操持家事的情景展现出来。而诗中多处叠字的运用增加了音律上的美感,同时也修饰了前面的词语。如诗歌中的“蚩蚩”“涟涟”等词不但起到摹声绘貌的作用,而且加强了诗的音乐性。

而《孔雀东南飞》的语言生动,活泼,优美。如“青雀白鸿舫,四角尨子幡,婀娜随风转”写出了迎亲的彩船及彩船上的彩旗的华丽,体现了婚礼场面的盛大。语言饱含了感情,充满了烂漫色彩,全诗的句式以五言为主,杂以少许四言句式,这就便于诗歌的叙述。语句剪裁简繁得当,没有繁赘之语。如‘阿母大拊掌”简洁地写出了阿母的动作。同时,语言也极具性格化,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对话等的分析,就可看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从这句诗中可看出焦母的专横,以及对儿子的不满。

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氓》与《孔雀东南飞》创作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归属于不同的文学时期。《氓》是《诗经》中的佳作,而《孔雀东南飞》则是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这就决定了这两首同主题的诗歌,艺术特色的不同。通过简单的赏析,我们也的确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似之处。就文学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氓》和《孔雀东南飞》在艺术特点上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关于这点,就不在这里赏析。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首诗歌在弃妇诗中的艺术成就很高,是值得我们鉴赏的佳作。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a0cf4cde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