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2023-04-25 18:2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欢迎阅读!
宗教,哲学,关系,艺术



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内容摘要:

宗教、艺术哲学溯其起源都是相同门类,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影响也相互促进。三者都属于思想领域,即黑格尔所说“心灵”。黑格尔认为,在绝对心灵的一切范围内,心灵都解脱了他们自身的客观局限性,而实现它自在自为的存在,进一步说明了“理念的感性显现”

关键字:宗教 艺术 哲学 统一

正文: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即艺术,宗教,哲学都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艺术从事于真实的事物即意识的绝对对象,所以它也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因此他在内容上和专门意义的宗教以及和哲学都处在同一基础上。”①

一、艺术与宗教

宗教和艺术携手数千年,早在原始社会,艺术就成为了为宗教服务的附属品,为宗教服务,而宗教也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利用艺术手段来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艺术手段可以强化宗教氛围,使宗教富有感染力。宗教的宣传对象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然而宗教的教义往往晦涩难懂,这使得宗教的传播受到阻碍。艺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绘画可以将宗教故事直观的展现给人们;建筑使人们间接地感受着宗教的各种教义;雕塑使得神灵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音乐将宗教的神秘氛围宣扬的淋漓尽致。这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只是宗教意识的一个方面”



伟大的敦煌石窟艺术技艺精湛,美轮美奂,它就是典型的为佛教而产生的伟大艺术品。敦煌壁画的内容多取材自佛教故事,大都描写神的形象,神的生活,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寄托人们的良好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然而现如今,敦煌石窟艺术已不仅仅是宣传佛教的石窟,它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谱写了光辉乐章。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后来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室内高旷统一,让人有飞升的感觉,这正是应了天主教对于“天堂”的教义的最好诠释。而现如今的“哥特”已经成为一个形容词,它已经不仅仅是建筑领域了,它广泛的被应用于建筑以外的绘画、音乐文学、服饰、电影上,已经向成了一种独特的,经久不衰的艺术风格。音乐这种看似娱乐的艺术也是很早就参与到了宗教的辅助品中。例如西方教堂均有唱诗班,他们的音乐多用管风琴演奏,声音空灵飘渺。不仅仅与教堂的氛围相符合,更能让人的心灵感到超脱,而成为宣扬宗教神秘氛围的必备品。

同时宗教对艺术不仅是简单的利用,他也为艺术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直接的参与到了艺术创作者的作品之中。无论是东风还是西方,早期的绘画大多数都是宗教题材的绘画。


看西方早期油画,乔托、波提切利,还有米开朗琪罗的天顶画及其雕塑作品,他们的艺术作品均取材于宗教故事。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就是典型的取材于宗教故事。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是米开朗基罗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最大杰作。他将四百多平米的拱形屋顶全部绘以基督教的宗教故事和人物形象。其中宗教故事取材于基督教的《创世纪》,即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故西斯庭教堂天顶画也称为《创世纪》壁画。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得到了极度鲜明的表达:人是宇宙的中心,人格的力量、生命的激情与创造是艺术应该表达的永恒主题。除了上面说到的艺术形式、艺术技巧方面的价值以外,这一点可以说是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庭天顶画给后人留下的最高的艺术价值。②

虽然宗教与艺术关系密切,但艺术与宗教也有对立的一面。宗教的教义需要信徒的心灵达到极度的虔诚,这与艺术的宣扬个人情感的自我表达是相违背的;宗教有着极其严格的戒律以及禁欲主义,而艺术创作需要自由的思想和解放,这严重的影响了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再者,宗教在宣扬艺术的同时也将艺术创作禁锢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遏制了艺术发展的活力。托尔斯泰说:艺术就是从感情上去认识世界,就是通过作用于感情的形象来思维。艺术是感性的,理性的禁锢只会影响艺术的发展。受基督教制约,中世纪美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拜占廷教堂、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虽各具艺术上的创造性但仍不免带有“黑暗”的特质。与宗教建筑相结合,镶嵌画和壁画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追求威严富丽的效果、过度的对神灵的崇拜而忽略了真实的现实社会。绝对的权威导致艺术创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形成了早期基督教美术的非写实、平面化的单一风格。

所以说宗教与艺术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正是由于宗教与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才使宗教和艺术,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结伴同行,相互影响和渗透,并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中,不断发展自己。

二、艺术哲学

哲学是人类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它蕴含了人类的高度智慧,是对人生、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艺术艺术家的自我表达,对生活体验的再现,他也跟哲学一样蕴含着人类的高度智慧。从这一点上来说哲学艺术是同源而生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哲学较之艺术更理性,更概括,更加的概念化。

说起艺术哲学的关系,不能不提到的是法国作家丹纳的《艺术哲学。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了两大理论:一、“种族、时代、环境”三元素说;二、艺术批评的三种尺度,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前者强调了三元素对文艺术的决定性影响,后者则强调了艺术批评的客观性。③ 丹纳深受黑格尔、康德的理论影响。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古希腊的雕塑为例,以艺术展史实为依据,强调了种族、环境、时代等三个因素对精神文化的制约作用,并认为在三个因素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 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从艺术究与批评的角度来说,丹纳是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艺术作品及其属性的,因而必然要探讨有关社会因素对文艺创作和发展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此种研究方法对于文学艺术来说,是一种注重从文学艺术外部进行研究的视角。

例如丹纳对于“特征有益的程度”的理论,就充满了客观的哲学观念。“特征有益的程度”是指艺术价值在于表现有益的特征的作品必然高于表现有害的特征的作品——即假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b2150af78a6529647d53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