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

2023-04-23 12:0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欢迎阅读!
比例,性质,基本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时间:20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做一做”,练习八第5---7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引导观察、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 教材分析: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先介绍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以及比例的分数书写形式;通过计算,分别得出例1比例中的两个内项之积与外项之积的关系,并利用其他比例进行验证,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情分析:

通过谈话、交流和折扣相关的问题,达到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内容,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全班交流,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理解自学、交流,以及教师的讲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训练铺垫,情境导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谁能说一下什么叫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05:0.250.2:0.4 150.84 7453 8022005

(一是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同,二是看他们化成最简比是否相同)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再学习一种更快捷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41页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和内项。学生看书时,教师板书:

2.41.6=6040

让学生指出板书个人调整意见中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学生回答的同时,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

学生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教师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存在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

(3)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样的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特点说出来?(可多让一些学生说,说得不完整也没关系,让后说的同学在先说的同学的基础上说得更完整.)

(4)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5)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学生改写,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么样? (6)强调: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以前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的。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完成41页做一做。 2、练习八第5---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什么是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通过以上学习,大家一定进一步了解比例了吧?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例 12. 4 : 1.6 = 60 : 40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2.41.6604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b2c6f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