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怎样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和按劳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征素材人教版第一册

2023-05-08 13:2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政治怎样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和按劳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征素材人教版第一册》,欢迎阅读!
按劳分配,义和,人教,市场经济,素材

怎样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和按劳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

特征



【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

按劳分配是第七课一节的教学重点,教材概述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它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种经济现象。随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按劳分配在理论和实践中发生着变化,这使我们对按劳分配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这里就从按劳分配一般理论和按劳分配在我国的实践的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和分析。 【问题解析】

一、按劳分配的含义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主要内容是:

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劳动报酬。

首先,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得消费品的条件。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劳动不得食。

其次,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而不是社会全部产品,是社会总产品中作了必要的扣除以后所剩余的部分。按劳分配不是把劳动者创造的全部财富全部都用于分配,而是在扣除保证社会和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资金的物资后,再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分配个人消费品。




社会总产品-(社会生产基金+社会消费基金)=用于分配的个人消费品部分。社会生产基金(补偿生产资料、扩大再生产的追加;应付不测事故的后备保险基金);社会消费基金(社会管理费用、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如、医院所需的费用、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

再次,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特点

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的实物分配。由于他预计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消亡了,价值、价格、货币等范畴和关系不再存在,因而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后,不再是获得货币工资,而是领得一种劳动证券,上面载明他提供了多少小时的劳(社会扣除的部分已除外),凭这种劳动证券从社会储备中领取含有相同劳动量的个人消费品。而且,根据马克思的设想,由于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按劳分配也是按照全社会统一的标准实行。作为分配标准的劳动尺度,是根据平均的劳动技能、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计量的。

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和特点,同马克思当初设想的有很大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活动,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这就决定了按劳分配的实现具有以下特点:

1.按劳分配是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的。马克思预言的按劳分配是采取个人消费品的实物分配,因为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经济。但事实上,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实行市场调节,因而价值、价格、货币、买卖、市场等范畴和关系会同时存在。每个社会成员向社会提供劳动后,根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获得货币工资,再用货币从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b46834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