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尊祖敬宗 慎终追远

2022-04-13 23:2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30、尊祖敬宗 慎终追远》,欢迎阅读!
慎终追远,祖敬



尊祖敬宗 慎终追远

——温坊和伯公祠堂记



温坊和伯公祠堂,奠基于辛卯孟夏,竣工于壬辰仲秋,仅周年又数月,拔地而起,屹立村头。盖本村之同族父老暨旅居外邑之同族诸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襄盛事之故也。内硕柱以擎顶,外高墙而披日,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堂而皇之,美轮美奂,方圆百里之盛也。族中主事者不弃余之区区,屡嘱为之记。余操觚而心有戚戚焉。

旧时中国农耕社会,家族凝聚族人之两大支柱,一曰家谱,二曰祠堂。家谱乃家族历史记忆之文本载体,祠堂乃家族历史记忆之实物载体。

祠堂之建,肇于周代,汉为墓祠,唐为家庙,宋为家祠,明清迄今为祠堂。祠堂也者,乃同族父老兄弟祭拜祖宗、先贤和神灵之处,蓄祖考之芳声浩气,存往哲之潜德幽光,传神灵之捍患降福。故旧时乡村家族之较大者皆兴祠广祭,藉此教化儿孙尊祖敬神,慎终追远,亲亲长长,晴耕雨读,期人人如此,代代如此,家族万世其昌,所谓“有亭有祠,人心思贤”者也。

和伯乃温坊大族,人丁逾千。其令名远播者有二。其一,人才辈出,代有辉光,虽无将相功名,衣冠文物,然为官一任于本地外埠者,许身桃李于城镇乡村者,代代指不胜屈,此教化之功也;其二,男女敦厚,老少淳朴,扬中华浩气,行乡里佳风,公序良俗世代赓续,此亦教化之功也。旧时有“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一说,乃强调伦理宗法之管理束缚功能,三老五更之率众向善功能。和伯家族之美德、善俗和文风,实历代族规族训之濡染浸渍、长老耆宿之身教言教之效也。而这,既彰显着宗族和人伦维系家庭家族关系的本质功能,也诠释着家庭家族背后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

家族乃有血缘关系之家庭组合,是家庭与社会联系之纽带之一。家族和谐及家族与家族之和谐,即古人所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乃社会和谐之民间基础。像世界上任何民族都强调民族认同一样,家族也应当强调其成员之家族认同。一个普遍缺失家族认同之家族,是一盘无法掇合之散沙;一个长期缺失家族认同之个人,是一株飘泊无根之浮萍。所谓家族认同,就是饮水思源,认祖归宗,同气连根,血浓于水,仰乃祖之伟业,展家族之宏图。如是,则祠堂或不可少也。

家庭乃家族之根基,社会之细胞。中华民族从来家国同构。家是最小之国,国是最大之家,孝是最小之忠,忠是最大之孝。儒家力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前提,治国平天下是趋势。孝子未必都成忠臣,但忠臣必然出自孝子。不能修、齐,安能治、平?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故人生在世,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致天下太平。所谓“两件事耕田读书,一等人孝子忠臣”是也。不能修身养性,孝亲敬老,而能献大爱于民族,出大力于国家者,亘古未之有也。故家庭之良好家风之一,就是承续如山如阜之祖德宗功,培养亦品亦才之兰孙桂子。如是,则祠堂或不可少也。

而今新建祠堂落成,温坊又添肃穆而旖旎之景观一道。嗣后,和伯家族将集本族之各家各户,暨旅外之同族者,洁手净身,肃穆恭敬,礿于兹,禘于兹,尝于兹,蒸于兹,俎豆馨香,世无间歇。而和伯家族及所属家家户户将承蒙祖宗神灵之荫庇,瓜瓞绵延,秀士辈出,地恒增收,人皆增寿,文教日隆,风俗日美,必矣!

和伯公祠新建之旨归,无乃在斯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dfb796f2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