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不懂英语是一扇天窗

2023-04-30 14:5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诺奖得主不懂英语是一扇天窗》,欢迎阅读!
英语,天窗,得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诺奖得主不懂英语是一扇天窗

作者:纪燕萍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9年第01

据报道,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摘得了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桂冠,其中益川敏英的学术成果享誉世界,但他对英语一窍不通,从未走出过日本。

身为诺奖得主的日本人益川敏英竟然能够不懂英语,甚至还到了一窍不通的地步,这在国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呀!和益川敏英一样对英语一窍不通的诺奖得主或许并不多见,然而管中可以窥豹,当不懂英语的人获得诺奖成为现实的时候,我们理应从中发掘出一些东西并加以反思。

众所周知,获得诺奖是国人的普遍愿望和呼声,对于一些人来说,更是成了一种心结,在此背景上,我国不光逐年加大科研投入,还日益拓宽科研的国际化视野,使自己融入科研的国际化浪潮当中,首当其冲就是推广双语(即汉语和英语)教学,要求大学生毕业须过英语级,研究生入学前须过英语关,甚至在一些高校,要想评聘为教授、博导都要以英语水平作为主要依据等等。

此类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和科研人员运用英语的能力,有利于他们直接从英文科研成果中吸取养分,然而,对于相当一部分人而言,英语非但没有达到如虎添翼的效果,相反,英语砝码的过度运用还成了他们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负担。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极具科研潜质的学生或教师往往由于英语不过关而与继续深造或晋升职称失之交臂。 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认为,诺奖得主不懂英语为我们推开了一扇天窗,这扇天窗的光不仅照向了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也同样照向了学业评定和科研管理体制。正是由于英语作为一门普遍的语言工具本身被无限制地放大甚至达到顶礼膜拜的地步,才使对英语的狂热追捧成为压在国人身上一块大石。正如我们可以把石头搬到被人树下,踩在上面摘取我们想要的果子,但如果过于强调这块石头的厚度,仅仅搬石头就耗费很大精力,哪还有力气去摘果子呢? 当然,我并不是说英语学习不重要,而是说不管是英语也好,法语、俄语、日语也罢,都只是外语的一种,我们既要知道学习外语在增进国际交流交往中的巨大积极作用,也同样应该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不能无视事物自身的固有规律去办事,更不能够被英语牵着鼻子走,实行一刀切的懒惰管理模式。换句话说,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英语的工具本义,而不是神化它,我们对英语的学习才算真正步入正轨。如果做到了这些,将是我国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一大进步,并且,也预示着我们离诺奖的垂青更近了一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b2c218d8bd63186bdebbc3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