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优化研究

2023-05-28 08:4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优化研究》,欢迎阅读!
优化,财务,共享,时代,数据

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优化研究

作者:郭珏慧

来源:《经营者》 2020年第24



郭珏慧

本文分析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以及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的意义,分析目前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模式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财务共享中心 企业

一、引言

近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生产技术快速进步,我国的企业不仅规模逐渐扩大、数量不断增多,而且逐渐走出国门,创造出世界顶尖品牌。但是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体制的影响,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不断发展变化,企业内控和核算问题更加复杂,这也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提升其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本文提出构建和优化财务共享中心的策略。此种策略最早于2080年代在美国提出,近年来,在我国加快企业财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逐渐在大型企业和集团中应用,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功能,汇集和整合处理财务数据并实现财务数据的传递与共享,帮助企业领导根据企业的实时运营情况制定和修改企业发展决策,推动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中心管理的意义

在目前的大数据时代,规模不断扩大的企业在运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量更加庞大,加大了财务管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在此形势下,对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应用,可以保存企业运营发展中的各项数据,便于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整理和分析这些真实和完整的数据,并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在上述形势下,更需要创建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它不仅可以全面处理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而且可以确保成本预算管理活动的落实以及作用的发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推动财务管理工作向更加标准和规范的方向发展,全面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

三、当前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财务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企业面临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通常更加注重生产和销售管理工作,对财务工作尤其是财务共享机制的构建工作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企业财务工作依然将工作重点放在会计账目核算和记录工作上,而且由不同部门开展资金预算和物资管理工作,因此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不够完善或者根本没有构建。在此形势下,企业也没有意识到财务共享的积极作用,而且企业的财务共享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来整合企业各项子单元,进而对企业的财务工作产生负面影响[1]。

(二)企业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沟通不顺畅

基于企业财务共享的要求,企业财务部门应该与其他部门深入交流,促进财务资源共享,便于企业领导实时掌握企业生产运营和财务管理情况,便于基于真实的企业发展状况来制定和


修改企业发展决策。但是在目前的企业管理中,由于不同部门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不同,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受到阻碍。比如业务部门比较注重巩固旧业务和开拓新业务,而财务部门则注重成本控制,不同的目标阻碍了两者的交流,难以实现业务和财务的融合发展。

(三)集团公司控制力减弱

在目前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下,集团公司获取子公司财务信息,主要靠后者上报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方式,但是此种方式难以实时上报子公司的运营数据,使集团公司难以实时掌握子公司的运营情况并实施动态管理。比如子公司经营出现问题,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集团公司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精准判断。而且由于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相对独立的特点,后者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规模会不断扩大,相应的财务管理人员也会不断增加,但是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主要针对业务方面,制定的发展战略决策可能存在片面性,可能由于监管不及时和不全面而造成资源大量消耗,子公司不服从企业管理战略要求的问题,也会导致财务风险增加,不利于集团公司的正常运营与发展。

四、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模式优化策略

(一)明确管理目标

我国目前引入此种管理模式的时间较短,基于国外发达国家中此模式的应用,主要是实现全过程的财务管理,提前控制风险并有效控制企业生产运营中的费用支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构建比较复杂的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而且在构建之前要考察和掌握集团公司以及子公司的运营情况,开展科学的规划工作,然后按照规划阶段、建设阶段、稳定阶段和成长阶段来构建此模式,确保模式的合理性,使其符合企业发展规律。这就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企业发展背景、实际运营情况以及未来发展变化趋势,明确构建目标,然后基于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构建周期的科学设定,合理处理此构建过程中的问题,保证此构建工作的顺利开展[2]。

(二)加强财务信息共享中心建设

想要构建符合企业运营发展要求的财务共享模式,需要加强财务信息共享中心的建设来优化企业财务流程,推进现有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目前比较常见的有集中建立此共享中心,以及构建虚拟共享服务中心两种方式。前者是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构建此中心并集中所有财务机构的人员,也就是在成本较低和存在税收优惠的地方集中,并且提升此服务中心的运行效率,不断重组和再造业务流程,这是目前跨国企业常用的方式。后者就是应用系统和技术来连接不同员工,不需要一个真实的地方来集中所有人员,但是由于员工分散在不同地方,无法通过定期的面对面交流来加强合作。此种模式比较适合无法构建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来整合财务信息,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分权传递电子财务信息到所需要的部门,有助于简化信息流程并提升财务信息质量[3]。

(三)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的要求主要是构建分布式系统,利用分散资源模块来保存和传递各项财务数据,因此可以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云平台,在此平台中构建运营、管理、数据传递、 数据获取以及数据保存等模块,实现通信、储存和传递等功能,便于集中调度和管理数据信息。基于上述功能,云平台可以整合共享中心的各个基础功能,并且通过其中的基础设施层级来提供基础服务,通过平台服务层级来整合应用系统和相关服务系统,通过软件服务层级实现服务软件的发布和应用功能。应用此种云平台,便于集团公司和子公司整合自身财务数据并上传,通过此平台的智能化设备对各项数据开展分析和存储等管理工作,并且利用此平台来使用和传递数据[4]。


(四)重构财务管理模式

第一,对资金预算管理来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集中不同成员单位的财务业务,通过云会计平台获取集团公司资金数据以及子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进行预算管理机制的编制并检查其管理执行过程。第二,对资金控制管理来说,可以通过此中心把控真实的财务信息,并且通过提前设置向资金池账户中自动结转超出限额的部分,实现对结算账户中现金限额的调整,实现现金管理水平的提升,降低资金风险。第三,对资金监督管理来说,依据此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不同模板来整合资金监督管理内容,分析和整合割裂数据并探究其中的资金管理规律,作为开展资金监管工作的依据,可以帮助集团公司落实监管工作,及时发现资金管理中的问题。第四,对资金考核管理来说,此平台可以集中资金流动信息,并通过其中的大数据技术来整合和处理此类数据,作为资金管理部门开展考核工作并制定奖罚政策的依据,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水平。

五、结语

在当下的大数据时代,企业构建和优化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明确构建目标,并结合企业运营情况来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通过财务信息共享中心以及云平台的

构建,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重构,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为浙江物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江文波.大数据时代的施工企业财务共享中心问题探讨[J.财会学习,201928):22-23.

2 长亮.大数据时代我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22):101-102.

3 尹佳生.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化研究[J.西部皮革,202011):122-123.

4 陈燕红.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4):70-7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b5148cd8a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