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富贵不能淫-“黄冈赛”一等奖

2022-04-21 00:0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富贵不能淫-“黄冈赛”一等奖》,欢迎阅读!
黄冈,富贵不能淫,语文教案,一等奖,初中

孟子二章 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4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感受“大丈夫”的优秀品质。

5理解“生于优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作家作品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ē,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呼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反对残暴之君,反对不义战争。孟子曾周游列国,不为诸侯所用,退而与弟子发挥孔子的学说,被推尊为“亚圣”《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共七篇,包括《梁惠王》《公孙丑》《勝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其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由于其文章巧于论辩,语言流畅,于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感染力,对于后代的散文有较大的影响。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膝文公下》,在这篇文章中,孟子提出“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古汉语知识 一、通假字

1往之女家女:同“汝”,

2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3困于心,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

4人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读“bì”,辅佐 二、一词多义

1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出 戒:

1往送之门,之告诚

②往之女家,必敬必,无违夫子!谨慎 居①天下之广居居住 2居天下之广住所

母命之代词,,代指女儿 2住送之门动词,去、到 ,古今异义

1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真诚 2以顺为,妾妇之道也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直,正义等 3,管夷吾举于古义:狱官。今义:士兵、士官

4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四、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使……迷惑 2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使……动摇 3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4必先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5其筋骨“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6饿其体肤“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7空乏其身,行拂其所为“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8所以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惊动。“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五、古汉语句式 倒装句

例:舜发于畎亩之中(状语后置,是“舜于畎亩之中发”的倒装。句意:舜在田地之中被起用。 翻译下列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能屈。

翻译:富贵不能使他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屈服意志。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振作奋发有为: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 4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会因此灭亡。 主题思想

《富贵不能淫》一文论述了大丈夫的优秀品质。“大丈夫”在在古代是对品德高尚、节操俊迈的人的尊称。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终于担任重大任务的名人的事例,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这篇短文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写作特点

《富贵不能淫》1语言含著幽默,讽刺深刻尖锐。孟子通过言“礼”来引出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进而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借此讽刺公孙行、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原则,是在行“妾妇之道”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排比,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千古名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层层推进,结构严密。孟子为了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先列举历史上由卑微到显贵的人物为例,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并由此引申开去,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这个道理。接着文章将论证个別事例转向一般事例,由个人身世浮沉的角度上升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如果没有忧患,则往往会灭亡,自然地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既催人奋发,又警钟长鸣。如此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严密、紧凑,一气贯穿,浑然一体。

2善用修辞,气势磅礴。本文编者加的题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身就是对比和对偶。以论点为题,文章自然眉目分明,主旨显豁,而用对比修辞,论点更鲜明。本文还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如第一段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时,连用了5个“举”和6个“于”,介绍他们经过种种磨炼之后终于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从而较好地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而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炼、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

臣的良苦用心。层层的排比句式极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通人,横行无阻。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量,更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思考探究

题一: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参考答案1孟子通过言“礼”来引出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附,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原则,是在行“妾妇之道”。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幸福为理想。因此,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在孟子心目中,他认为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坚守自己内心的仁、义、礼的道德高尚、节


操高洁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题二: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我认为,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就像课文中所论述的,人处于逆境中,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列举事例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生于优患”最好的阐释。那时,勾践屈服求和屈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年数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 列举事例二:人们往往会在安逸享乐中消磨了意志,最终“死于安乐”这方面的例子莫过于闯王李自成了。1644,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已定,大功告成,于是开始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结果一败涂地。 题三《孟子》文章以雄瓣见长,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从课文中举两三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举例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排排比,论述了大丈夫的优秀品质,即富贵不能使之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之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之屈服意志。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千古名言。

举例二:“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了5个“举”和6个“于”,列举了历史上的6个名人,说明他们都都出身卑微、经过种种磨炼之后终于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气势磅礴,铿锵有力,从而较好地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ba3d5ca06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4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