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和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

2023-02-27 18:33: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和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欢迎阅读!
意识,良好,培养,规则,习惯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和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

作者:章晓华

来源:《家长》2020年第11

【摘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内容。实践证明,以童谣儿歌为载体,可以让科学的制度内化于心;以典型榜样为引领,可以让良好的习惯外化于行;以家园共育为抓手,可以让优雅的行为彰显于身。本文将围绕这几个方面,深入探究培养孩子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孩子;规则意识;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1-0168-02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Children'sAwareness of Rulesand Good Habits

The Second Kindergarten of Tianzhu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Wuwe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ZHANG Xiaohua

AbstractCultivating children's awareness of rules and good habits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kindergarten care and education.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using nursery rhymes and children’s songs as a carrier can make the scientific system internalized;guided by typical examplescan make good habits externalize in behavior;taking homeland co-educ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can make elegant behavior manifest in body.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se aspectsin-depth exploration of som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children's awareness of rules and good habits. KeywordsChildren;Rule awareness;Good habits;Training strategies

从家法到班规,从班规到校纪,从校纪到国法,无不是在培养一个人的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之根本。无论是校园中的学霸,还是工作中的精英,或是生活中的贏家,无不具有各种良好习惯。良好习惯是一个人有效学习、高效工作以及优质生活的重要保障。然而,规则意识也好,良好习惯也罢,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培养出来的。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学前教育抓起。

一、以童谣儿歌为载体,让科学的制度内化于心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每一位孩子而言,各种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培养规则意识和良好习惯的重要参考与行动标准。然而,记不住各种制度是大部分孩子的一个共性。记不住各种制


度,孩子自然也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等。因为各种不知道,孩子自然也就很难形成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

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幼儿教师首先要让每一位孩子牢记各种科学合理的制度,并将这些科学合理的制度内化于心。童谣儿歌,因其浅显易懂、富有韵律、节奏感强而备受幼儿喜爱。既然如此,为了让幼儿记住一大堆的规章制度,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各种规章制度创编成一些童谣儿歌。通过让幼儿大声朗诵这些童谣儿歌,不仅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为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良好习惯做好铺垫。由此可见,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以童谣儿歌为载体,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将各种科学的制度内化于心,据此为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典型榜样为引领,让良好的习惯外化于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在他们心中并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即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到的?”“什么是不可以做到?不仅如此,幼儿园的孩子还特别喜欢模仿,模仿家长、模仿教师、模仿小朋友等。

基于幼儿园的孩子模糊的是非观和喜好模仿的特征,教师可以根据保教工作实际,为全体幼儿树立各种学习的榜样。这样一来,幼儿在模仿各种典型榜样的过程中,就会自觉主动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此过程中,幼儿也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规则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当然,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种典型榜样的作用,幼儿教师在树立榜样时一定要做到慧眼识珠,真正为幼儿树立一些优秀的榜样。

比如,在早餐期间,部分幼儿会将饭粒撒得满桌子都是,但是也有那么一部分幼儿,他们在就餐时很少将饭粒撒到桌子上。鉴于此,幼儿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吃饭很少撒饭粒的孩子树立为其他孩子学习的榜样。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给这些吃早饭优秀的孩子奖励一些小礼物。看到这些吃饭表现优秀的孩子都得小礼物了,其他孩子自然会向这些表现优秀的孩子学习。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在就餐时,也就很少将饭粒撒到桌子上了。相比于简单的说教而言,典型榜样的示范与引领作用,能让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逐渐外化于行。 三、以家园共育为抓手,让优雅的行为彰显于身

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教师必须与孩子家长齐心协力、一起努力。如果仅凭教师的一己之力,培养孩子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在幼儿保教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想方设法畅通家园沟通渠道,以家园共育为抓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通过及时有效的家园沟通,教师与幼儿家长就可以同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一些坏毛病,并家园协同,持续不断地帮助孩子改掉这些坏毛病。而一旦幼儿形成了良好的规则意识与行为习惯,那么,各种优雅的行为也就会彰显在幼儿身上。


例如,尽管做事大大咧咧的坏毛病在幼儿期间也不会有多大影响,但是,倘若幼儿教师无视这种坏毛病,那么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就会将这种做事大大咧咧的坏毛病带到学习过程中,在学习中表现为粗心马虎,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对于做事大大咧咧这种坏毛病,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要与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将幼儿做事大大咧咧的这坏毛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然,家园共育的实效性不仅取决于幼儿教师,还取决于幼儿家长。归因于幼儿家长在教育水平方面参差不齐,所以会使家园共育的效果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还要借助于各种亲子活动润物无声地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等。

总之,以童谣儿歌为载体,幼儿教师可以让孩子牢记各种规章制度,据此为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奠定基础;以典型榜样为引领,幼儿教师可以让孩子模仿典型榜样规范言行举止,据此为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指明方向;以家园共育为抓手,幼儿教师可以让孩子将各种不良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等。如此这般,幼儿教师就可以循序渐进、卓有成效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良好习惯等。 参考文献:

[1]宋美琴.浅谈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J].现代企业验教育201210. (责编 张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c023cada0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d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