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题临安邸》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2022-05-04 18: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题临安邸》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欢迎阅读!
临安,古诗文,赏析,注释,原文

题临安邸 体裁:诗

题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作者: 名字:林升 年代:宋代

描述:林升,字云友,又字梦屏,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翻译: 原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译文:

韵译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原文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这首《题临安邸》是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被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


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成了他们的安乐窝。这首诗就是针对这样的黑暗现实而作的。 赏析二: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的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不但通过以乐景写哀情,加强了情感,而且在这短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沉迷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赏析三:艺术特色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寻欢作乐,政治上却腐败无能,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赏析四:语言赏析

“西湖歌舞几时休?”,是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停下吧。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沉迷歌舞,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暖风熏得游人醉”。“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丑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在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诗中的“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赏析五:诗歌结构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考点:

一、必背名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解释:

关键词:西湖 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关键词:几时休 什么时候休止。 关键词:熏

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关键词:直 简直。 关键词:汴州

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c03689f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