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教案20131030

2024-04-07 10:4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短歌行 教案20131030》,欢迎阅读!
短歌行,教案,20131030



教学措施:

导入:三国演义引入

人物简介及写作背景:



请两个同学朗读诗歌(一男一女)朗诵。 读完后,点评! 表演:曹操上台!

请邹嘉豪同学表演曹操当时作短歌行的场景。

诗歌鉴赏:

除上黑板讲解背景资料的一个小组外,其他小组每个同学都上黑板写,个小组两个代表展示讲解自己的赏析:

探究延伸: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题: 标:

短歌行

了解曹操,熟读诗歌,赏析诗句,理解曹操的忧

名:周亚飞 日期:2013-10-30

例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能有多少呢?这句话是写诗人感叹时光易逝,诗人写作此诗的时候已经54岁了,人生过半,而他的愿望没有实现,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压来,这使得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加上诗人也遇到不少的挫折和失败,所以只好借“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

上台展示:注意站姿与语言的表达。 课代表总结讲解:

全诗中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 作者为什么呢?三忧: 时光易逝 人才难得

渴望统一,建功立业

如何才能解忧?招贤 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

诗歌的主旨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五.探究延伸:8分钟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众说纷纭,他曾讨董卓为汉除奸;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叱咤风云;他曾广聚贤才,横槊赋诗。他是奸是忠,是善是恶,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 预设:忠 曹操未称帝 维护国家的统一 历史意义 杀人无辜 掌握实权 诗人 有文采 检测:3分钟 (附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4分钟

上节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上课向学生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是?请问同学们知道曹操吗?

知识竞答:每个小组一个题目,若是本小组回答不出来,其他小组可以抢答,得分。

二.人物简介及写作背景: 6分钟

曹操 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县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建安元年迎汉献帝都许昌,天子以令诸侯,封为丞相、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世称魏武帝

政治措施: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 军事功绩: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 文学成就:建安风骨的领袖 背景:《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在赤壁之战期间,酒宴众文武,至半夜,忽闻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三.朗读。6分钟

请一个同学朗读诗歌(何浩霖)范读诗歌。 请全体同学站起来自己读一遍诗歌! 表演:曹操上台!

此刻,历史回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邹嘉豪 同学表演曹操当时作短歌行的场景。 四.诗歌鉴赏:18分钟

请同学们对这首诗歌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一句话做自己的鉴赏,注意语言的表达。请写得好的同学展示讲解。






知识竞答题目:

1.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2.赤壁之战,曹操兵败,在华容道,是谁放走了曹操?A.张飞 B.关羽 C关兴

3.《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章回中,曹操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请问这句中的使君是指谁? 4.《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人是谁?

5.三英战吕布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其中三英是指?

请一个同学来解释望梅止渴这个成语?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典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为激励士气曹操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原文: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歌的核心句是什么?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而弥坚、建功立业的豪迈气魄和积极进取精神率热烈,真切地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c0f1dd2680203d8cf2f24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